读《治史三书》——思考博与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史三书》是在学校时一位法律史老师极力向学生推荐的一本书,此书的作者严耕望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该书凝聚了他毕生的治学研究经验,可谓句句都是精华,无一句显得多余冗长。

博对于精的研究非常重要,虽然可能很长时间你都并不确切清楚重要在什么地方或者在什么地方可以去应用。先生认为,“至少要对各方面有一点皮毛知识,有一点总比毫无所知的好”,“三十多年前,我研究汉代地方官吏的升迁,就是用的统计法,根据统计数字,作成升迁图”。此乃是博之旁通,对各类知识尽可能地涉猎,敞开视野的大门。

优秀者领悟的道理总有很多都是相通的,今天的时代,通过连续跨界而为众多年青人熟知的李笑来,在他的文章中同样强调了多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性,说不定哪天这种先前并无明确目的而习得的技能知识就可以助你走向更好的层次。他以自己曾编写的一本畅销的词汇书为例,正是运用他以前无目的学习的概率统计以及计算机知识。书编写的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编写却需要多种技能支撑。

你看,在这个道理上,严耕望先生在本书中以自己治学的实例详细地生动地阐述了,只不过我们在众多的书籍中对这本谈治史经验的书籍并没有过多关注,或者仅仅是当作治学方法思考。

精是需要博为基础的,如果只在一个点上拼命去钻,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贻笑大方,比如先生认为,“研究敦煌文书,就该对于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历史各方面都有相当了解”。

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之所以厉害,乃是他集合了各种门派的武术精髓而创制,招招皆是各派武术精华,招招相扣又形成自身武术体系,他当之无愧是武术博精皆备的优秀者。

至此,我想起今天所读一篇文章,主要谈到主业都不精何谈什么斜杠,实习生追求所谓斜杠而对自己主业却生疏不精,文章强调需首先练好主业即谋生技能再追求斜杠。观点针对现象自是有力的警醒,但文中论证逻辑却是不那么令人信服,我认为主业是动态变化的,许多人辛苦的追求所谓斜杠只是为了播种一些希望,或许有一天主业就是斜杠中的一种。

这也关联着博与精的关系,博的追求可能有一天改变了你精的方向,博与精绝不是彼此割裂,反而是同生共死的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远山黛了谁的眉眼 清清浅浅 细雨氤氲谁的流年 往事如烟 谁伴谁的春色韶华 谁葬谁的年少狂狷 故事发生在某年某月 某...
    雨声未竟阅读 1,605评论 0 1
  • 1 昨晚上哄完乐乐睡觉,不到10点,时间刚好,够我写1000字。 就在我刚把思路理好,准备噼里啪写文的时候,听到了...
    恋恋小荷阅读 3,538评论 2 6
  • 对应的水题是poj3468 今天实验室的大牛说了线段树的区间修改值在求和,(其实自己线段树还没懂太多了)觉得他们好...
    Anxdada阅读 4,434评论 0 0
  •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有些事,不管如何努...
    永远的浩子阅读 1,00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