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虎: 家在“万荣”
今年清明时我在外地,没有像往年那样随着大家族、拿着铁锨、献供的“子福”和阴钱币给祖先“上坟”。但这一天我接到了老家的两个电话。早上接到同班九年的老同学杨晓杰的电话,说他奶奶昨晚去世了,真可谓“悲”从天降,下午老婆又打来电话说:千年邻居王振全儿子要结婚,而且和杨晓杰家埋葬奶奶是同一天。哎,真可谓“同喜同悲”,哭笑不得!
不过我不在家,路也遥远回不去,也侥幸避免了一场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也算自己“悲中有喜”吧。
其实我在老家时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有时村里还会有一天三家、四家过事,而且关系都不错,别人也许会到礼房上完礼一吃了事,但我会尴尬,一来人家常不过事,偶尔有事咱好像顾不上,二来我会写毛笔字,这差事很少有人代替、难以推脱,但这次我确实有点遗憾,因为我和这两家都很亲密。
以前常在家也没觉得家乡有多好,可现在在外地一提起家乡就倍感亲切,走过千条万条路,总是惦记着回家的那条路,吃过百家千家饭,但总忘不了家里的那碗“拉条子”面。“家”,成了永远的牵挂,永远的归宿,永远的话题。
以前在村里劳作,累了就睡,饿了就吃,也很少有写文章的心情,觉得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没啥好写的,但现在岁已半百,一想起家乡,一缕缕的往事总是让我提笔感慨,那一丝丝的乡情总是道不尽从前的悲喜悠扬。那里有年迈父母蹒跚的身影,那里有果农们的争吵抬杠,妇女们茶余饭后的手足舞蹈,麻将桌上的你輸我赢。日出而作,日落安祥,年复一年,从不变样……
今天你家有喜,就热热闹闹大吃一场,明日他家有人命丧,看场古戏、吹吹打打,满屋琳琅。田间农活先搁一边,哭哭笑笑、淋漓酣畅。又吃又拿,没人计较,风土习俗,只图高兴!
谁说农村人不会生活?谁说老百姓啥都不懂?城里人整天饭店酒楼,也照样躺在病榻上,农村人粗茶淡饭、土生土长,身体都是硬硬朗朗,城里文化先进,问他个事情都是摇头装懵,小车整天开来开去,对门邻居都不帮忙。只知道按时上下班,回家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千年的古道,新建的农庄,印证着家乡在悄悄地变样;早晨的鸡叫,晚上的犬鸣,告知着农村人的平和安祥,父母的皱纹,孩子的成长,记载着家乡人的巨变沧桑,今天的伤悲,明天的喜庆,讲述着老百姓的千秋万象,这就是农村,这就是家乡,他在我梦里,在山西万荣……
2017年4月9日 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