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话》(随笔)


因为热衷写字,颇加了一些书法方面的群。这些群,本地的居多,每个群里总有一二百号人;群里,有些人我是熟悉的,而大部分似乎只是新人——在我看来——,从未谋过面。

一个地区而有这么多的书法家——大部分人是自诩为书法家的——,或者书法爱好者,总不是坏事。只我自进群以来,可能因为自己愚昧,却断无受了群的影响而进益一点。似乎只是某人,又某人的书展,然后就是甲乙丙丁……,等等等等,翘起大拇指齐刷刷的点赞,以及说一些恭维的话。

这样的状况,放在庸俗的世界里,本是最自然不过。但是,对于一个还有点崇尚风雅的书法群,或者其它文学艺术类,总觉得有些可悲。

倘如某人的造诣实在很高,那也还情有可原,但据我看来,实在未必。而且,其中有些人的话实在有些违心。比如今天下午,又是某人书展的讯息,群里一位上了年纪的也跟贴,连说“妙品!妙品!”,我看了不禁莞尔。

老者我是认识的,去年某协会去某地采风,他也在,半道改坐我的车。我和车中几个人一路上漫聊,就曾谈到书展的某人,老者说:“其俗在骨。”凭心论,老者是很有点鉴赏眼光的,我也是很佩服;我当时更同意他对某人的书法的评价。

而今天,随便浏览群上信息时,偶然看到他出于讨好的话,使我写了上面的文字。

其实,说实在的,人是免不了要“俗”的。就是像胡博士——胡适——一流的人物,在温源宁的笔下也是俗不可耐的,他说:“胡博士,更像由俗人变成的学者,而不是由学者变成的俗人。”当然,他这样评价胡,是有两人交恶的一些原因;而他终是说了真话。

相比这位老者——先不评价某人的书法到底是不是其俗在骨——人前背后,出尔反尔的话,究竟令人恶心。

想到这,当我们沉醉于别人赞赏,或者恭维的话时,也许这赞赏,恭维的背后竟是嘲讽,岂不可怜!在当下,这样的风气是暂时没有好的改观了,也许还要越演越烈。我们——竟是俗的我们,还是要多一点自知之明,少听一些赞美的话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