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父母从无话不谈,到有所保留,最后不得不避而不谈。网络上热议的逼婚论嫁、中国式相亲不过是这种父母与子女矛盾的冰山的一角而已。
文章分三部分,一、专业研究,二、真人真事,三、相处之道
一
英国独立日报曾经有一篇题为《研究表明,过度控制的父母导致他们的孩子终身有心理伤害》。伦敦大学的专家跟踪了5000名生于1946年的人,对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和心理感受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说父母侵犯他们的隐私,鼓励依赖父母,不让自己做决定的人,在他们十几岁,30岁,40岁甚至60岁的幸福调查中,更有可能给自己的评分很低。而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在规模上与遭受丧亲之痛的人数相当。
相反,说他们的父母会关心人、温和、在情感上有求必应的人倾向于成年之后,对生活相对满意,与别人的关系也比较好,相对来说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比较高。
二
讲三个真实的故事
1.
小A爱好写作,经常在网上发表个文章,尤其是育儿方面的文章,因为她有两个可爱的小孩儿,当她沾沾自喜地把自己育儿经验发表到网上的时候,老爸立刻给她留言说,“我说你不好好看孩子,写什么文章?不浪费时间吗?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带好孩子,其他的都少操心。”次次如此,小A没有办法,只能偷偷地发文章,屏蔽掉老爸。
小A跟老爸早就不在一起生活了,而老爸的这番话让她瞬间回到了10多年前,当时上高中的时候,她几乎得了抑郁症,为了高考每天都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怕辜负了父母对她的期望。那个时候,父母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用你干,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没错儿,任何年龄段都有最重要的东西,生命也有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享受风景,好好活着。但是当这个简单的道理被加上了条件后,剩下的就只有完成任务。
2.
一天小B跟老公狠狠地吵了一架,带着孩子连夜赶回了娘家,一进门,母亲第一句话就是“你惹他生气了?”小B心里一肚子气,明明是老公不对,怎么从亲妈嘴里说出的话好像在责怪自己?这还不算什么,她妈留下孩子,不分青红皂白非逼着她回家跟老公和好,结果她无处可去,睡了一夜酒店。打那以后,她再也不让她妈知道两口子吵架的事情了。
时间穿梭回N年前,小B大学刚毕业,爸妈就忙乎着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当时对方的家庭条件各方面都很好,小B还因此被安排了一个惹人羡慕的工作。但是这段婚姻不到三年就走不下去了,两个人各个方面都不太和谐,光吵架也就罢了,第一任老公次次都提工作的事情,说小B欠他的。小B妈反复劝,不让小B离婚,一遍又一遍警告她,人得感恩,离了婚的女人名声不好......但是小B坚决要离,为此,她妈跟她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说话。直到她再婚,才跟她和好。
所以父母对婚姻大事的干预远远不止逼婚论嫁,还有劝和阻离,以及各种各样不顾当事人感受的决定。早就理论不清谁在为谁负责,谁在对谁好。
3.
小C两口子创业如火如荼,起早贪黑,孩子2岁就被送进了幼儿园。他坚决不让父母带,原因就是怕父母知道他们创业。一次小C告诉我,在他爸妈印象中给人家打工比创业生活有保障,如果不瞒着父母,就根本捞不着创业,他们会摆一大堆道理,好像追求梦想之后,生活就过不下去了,梦想也不值得存在了。
时间穿梭到小C上中学的时候,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踢足球都是班上的名人,如果当年有那种选秀的节目,他或许早就出名了,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不仅考试有排名,而且开家长会也是按照名次,他爸妈都是清华高材生,每次出现在倒数N名学生的家长会上,不仅没面子,而且每次回家都骂他不务正业。
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种,上学的时候没有情商考试,看不出来将来在社会上混会怎样,一个学习成绩的阴影,让他在外企做了高管之后,还以差生自居。所以不告诉父母创业,为自己减少阻力,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
我曾翻译过一篇TED演讲,讲“过度养育”,父母望子成龙,恨不得照着一本成功者的书养孩子,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就好像栽种盆景一样精心修剪着每一根枝叶,剥夺了孩子们的自我效能,让他自己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做主,更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你是成年子女,最好的与父母的相处方法,就是自食其力,保持距离,有些事情难得糊涂,有些话只能听而不闻,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最好的与子女多相处的方法,就是给他成长的空间,做个爱的港湾,请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让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快延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