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一

站在16楼的窗台,朝西的,上午的太阳还没过来,远山、近水、体育馆、小区高楼和旁边的两处工地都在沐浴在阳光中,很温暖,很美好。

工地复工有个把月了,那时我们还轮流在卡口值班,每天看来往的人车是不是本小区的,用量不出体温的耳温计测着体温,剩下的时间就是看河对面工地上几个工人砌水槽,一天两天三天,三两个工人还是忙着水槽的事,砌池子、抹光、贴瓷砖等等。我奇怪着反正工程完成后就要拆的,还要贴什么瓷砖啊,砖砌的多古朴实用?社区的志愿者说一个工程少说也要年把时间,工人平时都住在这里,要做结实点哦。

晃悠悠的,池子装修好了,工地上拖来一些钢架,随后的两天里,一天一栋二层的工棚就搭建了起来,钢架竖起来,地板铺上,门窗到位,看上去就是结实的二层小楼,第二天又是一栋。这个速度和成本,想建个简陋的小窝真不是难事,哪天浪迹天涯,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搭个栖身之所,看来也不是天方夜谭嘛。

再过几天,屋檐下挂上了各色的衣裳。各种机械陆续增加,每天都在变化,两个工地都热闹起来。

工地圈起来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有开工,沿河的地方都被附近的人开垦成块,种上了应季的蔬菜,有的才冒尖,有的已开花。还有无主的无忧的两只小狗在草地上,菜地里追逐躲藏。看到过一只杂色大猫,在小径不紧不慢自在地散步,听到我的呼唤,停留了片刻,看看距离尚远,几无危险,继续着自己的脚步。

如果这般大小的一块地方属于我,该多好啊。北边种上一排果树,树下几棵爬藤的花,河边的菜地重新归拢,整整齐齐的四方块,有花有菜,还要有鸡舍,鸡鸭鹅一起养,还要养猫养狗养兔子,住的房间不需要太多,要有露台,大大的,阳光下晒衣被,月光下啜点红酒。。。。。。


随想二

春日正好的日子,我却要去看牙医。

我的牙口非常糟,应该是小时候糖食吃多了,又没有注意刷牙方法的缘故吧。十多年前右边先是一颗虫牙,拔后做了假牙,旁边牙齿本来就因为横刷的原因牙根已经有了很深的刷痕,没过多久就被假牙带着断掉了,接着上面的板牙也坏掉了,右边基本没有能咀嚼的对齿了。

带着对牙医和治牙的心里畏惧,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去看牙齿,十几年来左边几颗臼齿鞠躬尽瘁,再怎么注意也抵挡不住他们死而后已的决心。带着对后半生该怎么活下去的忧虑,终于下决心种两颗牙,重新启动右边的功能。

种牙,费用很贵。作为一个市井小妇人,肯定是要斟酌比较的。从一万五到六千,他们强力推荐的是八千的中间价位,从消费心理人们也是比较容易接受,一万五太贵,六千又嫌会不会质量不好,加上正在搞活动八千打折六千八八。小地方的人,相互都认识,关系有亲疏,第一次谈意向时,满口的客气,口口声声冲着谁谁的面子绝对价格到位。预约种植时谈到价格,却是厂家折扣到位,没办法。其实说的各种道理都明白,说他们暴利是习惯,不在一行不懂一行,就像我不和同学争辩管理岗位工资比教师工资低得多,也不和来办事的讨论我们单位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清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过还是和牙医主任争取了好久,之前的好说好说让我以为真的能便     宜不少,结果一毛不拔,于是“小我”的心理落差太大了,很是不平。

到哪都一样,行业如此。白白势利了一回,很无趣。

种牙过程半小时,各种材料都放在建议的塑料盒子里,用塑料口袋包装着,就像一颗螺丝,一粒扣子。医生的技术是值钱的,诊所的运行是要维持的,但是那些所谓进口材料的成本真的真的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利润是如何分配的,不得而知。从朋友圈里世界各地的旅游也可看到一些。既然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利润那么高,为什么诊所还不够多,多到能够形成竞争局面,行业相卫,链条上各环节都约定好的吧。

不平的还有医生的想法。即便这样的利润,他们还是认为远远不够,比如国外的私人诊所,每年工作几个月,每周工作几日,每日只受理几例,且生活品质远比他们高得多。

我不知道国外平民的医疗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支撑着那些私人诊所的高福利。这些私人诊所的医生尚且如此想法,公立医院的医生们更是不服了。钱该从哪里来?总是要让每个公民治得起病吧。靠国家?家大业大的,什么都要钱。

跟卫健的聊天,个个都说医改是失败的,我没研究过,不懂。好奇地讨教应该怎么搞,他们列举着国内外各种模式,结果是都有利弊,也不知道怎么改才好。(2020.04.17)


随想三

和几个小男同事聊天,明显感觉他们对历史对军事对国际形势这些知识涉猎甚多。从三皇五帝,到欧美国家体制,从中国历史更迭到日本天皇兴衰,谈论起来脉络清晰,事件完整。他们是认真读史,或者说对历史是真的感兴趣。

该不该读不读史?该。不过我不喜欢读,也读的少。记得自学考试时唯一考了两次的就是《中国通史》。一来历史太久远了,太深厚了,我这浅薄的人读不进去。二来觉得大人物要读史,小人物读了也无可借鉴之处。道理或许明白的多,如果想不通,再多也不会令你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还要撞了再撞。

常常觉得大道轮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今天所经历的人生,在过去,在未来还会有人去经历。你今天所思所想,未尝不是古人的牙慧,后人的感悟。这一点我就身有体会,很多时候完全是自己的一时之感,竟然在历史著作,名人经典中看到。

不同的是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我们生活的处境不同而语,这是我们的幸运,不过在新环境带来新的灾难面前,又是不幸了。

我是懒得去读史了。但是年轻人应该读史,干事的需要读史。读史读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更多的是处世之道,人性使然,事态发展之规律,天时地利人和后的必然。读史可以在面对类似的事件、人物时,不慌不燥、泰然处置。改朝换代,时代荣辱读的多了,个人悲欢离合估计也会释然很多吧。这样一来,读史的人看人看事格局不同,为人处世定然高人一等,呈现的气质一定就是所谓的大将风范。好喜欢啊啊啊。(2020.04.20)


随想四

就在刚刚,快到单位大楼了,走在人行道上,感觉一辆白色小车隔着绿化带减速靠了过来。正奇怪着,若是熟人,知道已到单位,断不会停车捎上一程。车主见我回头,立刻打起招呼,原来是个熟人。问我去哪,怎么走着的,我哥的情况等等,然后便继续朝前开去。

说到这人,认识也已二十八年了,期间陆陆续续,或在学校门口,或在巷道,或在街上见到过,每次遇见都会寒暄几句,问问我近况。我很少问他的情况。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哥哥,那年我不到十八,心无旁骛地和几个男男女女玩耍。一次跟着朋友遇见他哥哥,当时他高高瘦瘦,面带忧郁,我似乎就一见钟情了。后来偷偷跟朋友打听他的情况,原来那时他已恋爱,女朋友正在和他闹矛盾,所以不甚开心。见我很是关心,朋友有些酸酸的介绍他,已经谈了,工作情况也不是很好等等等等。那个年龄,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也不一定需要结果。继续厚着脸皮央求朋友要一张他的照片,朋友虽然心里不痛快,还是找了一张给我,记得是在某处的河边,手肘支着随意的靠在栏杆上,很懒散,很洒脱,仍然是不苟言笑的酷。

照片早已不见了,人却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小城里,好像朋友告诉了他我的小暗恋,最初几年见面多些,他对我也似乎也多几分的关心,不过他继续他的恋爱结婚,我继续我的跌跌撞撞。再后来,见的少了,每一次都会打招呼,仍然是不爱笑,但不是客套的说上两句,心里还是感觉一份真诚。

淡淡的喜欢,好过浓烈的爱。淡却纯真,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2020.05.14


随想五

奶奶去世十来年了,因为从小带我长大,直到回城读书,留给我的记忆多且深刻,比如见我回去总要弄点好吃的给我端端;带我睡觉,被子总是又硬又重;迈着小脚这里摸摸那里擦擦,从不停歇。。。。

最近有次洗脸时突然又想起了奶奶。

虽然跟着奶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日子,不知为什么我印象中奶奶都是老年时的样子,估计是因为小脚,因为我记事初的年纪里总穿着对襟的衣服,脑后团起头发,用那种似银非银的发簪别住,还要围着大蓝头巾,年纪大时反而穿些妈妈买的时髦点的外套,所以记忆中总是很旧派的老妇人模样。

她有她的坚持,自己能动的时候不给别人添麻烦,别的不需要你送,要送就送那种深色瓶装的补脑汁(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还在生产),配上一些鱼肝油,说是对眼睛好。什么时候身体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就去村医那吊点脂肪乳。

说来也是悲凉的,爷爷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间,冷暖自知,谁也不能贴身去感受,去照顾。她少主动要求什么,下一辈要么逢年过节、生日里给点钱,买些东西,最需要的时候也许并不能就能得到。

妈妈总说我应该多关心奶奶。可惜那时自己各种作,生活一团糟,哪里顾得上别人。等孩子出生,还未周岁,奶奶也已离开了。

为什么洗脸时想起,是因为小时的记忆突然浮现。那时我不知道在哪个位置看着奶奶洗脸,她总是一边洗脸一边跟我说“早上起来要洗脸梳头,要收拾自己的房间,地上扫一扫,被子叠起来”,说着话,那种老布的毛巾久久的在嘴角停留,反复的认真的浸润着,擦拭着。

最近,我常感觉双唇有些干燥,不是那种上火的燥,就是随着时间,双唇不再滋润,洗脸时用毛巾捂一会揉一会,舒服很多。如果有个小孩在一旁看着我,会不会也很奇怪我的举动呢?

青春韶华终将逝,愿吾辈康健自足,后辈平安幸福,各自安好。


随想六

在家总喜欢光着脚,这一点小孩没学我,他不喜欢光脚,再热的天都要穿袜子,而且是那种棉袜。他天天玩他的游戏,看他的哔哩哔哩,偶尔和我赖在沙发上,然后就研究我的脚,趾甲怎么怪怪的,脚掌的茧子掐了疼不疼,用了掐会不会疼,还有许多死皮,忍不住会扯一扯。或许除了自己,也只有某个阶段的孩子不嫌弃自己的臭脚丫吧。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也特别喜欢给妈妈剪指甲,研究那块厚茧,奇怪脚跟会有那么大的裂口,不疼吗?

不嫌就意味着内心的亲密。记得妈妈生病在合肥手术,我和爸爸陪床,拿起妈妈的水杯就喝,那时她说“女儿真好,一点都不嫌我是病人。”那时她是敏感的。

其实我挺嫌人的,自己的东西不喜欢别人动,哪怕很乱,不会共用水杯,有自己的碗。坐沙发上要保证一定的距离。除了孩子。然后慢慢的,孩子也会开始嫌我们了吧。

嫌,有时是不喜,有时只是不习惯,自我独立的特征。

“愿意靠近,是被吸引,是希望自己也能具有某种同样品质”

我的期待很高,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别人能做到,且带着自己去做到。20200807


随想七

心心念念的水葫芦今年终于被我找到了。也是无意中遇到的。跟着下乡次数不少,偏偏那次就“节外生枝”,看看时间尚早,提出想去水畈看看。最美乡村里的大水车没看到,却远远的发现一处池塘,满眼的绿中点缀着紫花。见我的兴奋劲头,陪同的村书记热情的捞了两挂,又找了方便袋装好。于是我对美丽水畈的失望一下子就消散了许多。美不美在个人的眼中心中,在摄影师的镜头里。

不辜负我的期待,回来没几天,竟然发现抽出一支花苞,早上还是含苞待放,中午拿出手机拍照时发现已经怒放,且一瓣掉在了地上,以为自己手欠,抚摸时不小心碰伤了她。下午回家花基本已经萎了。为这事发了朋友圈,和好友一来一往感慨了几句。她叹美丽无人知,凋零被人叹。我说也许她根本不在乎他人的赞美惋惜遗憾,只是过自己的日子。

6-23至8-12,转眼竟然50天了,今晨发现她又亭亭立于圆叶间,流连在她左右,谁知吃个早餐的功夫,她已然绽放。总算用两张照片留下了她些许姿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一回家随想】 今年是蚊子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虽然终于不用再烦恼写不完的论文和考试,然而人生中没有了暑假和寒假...
    玛丽莲_Moz阅读 240评论 0 1
  • 今晚20:00请任元春同学,讲述新加坡的故事。《新加坡随想》,欢迎大家今晚8:00相聚! 同学们...
    闲淡山人阅读 1,288评论 0 7
  • (应夜间值班要求,写了随想一篇,词不达意。) 序:千里泸水万里霜,江天辽阔碧水长。泸水江边雪夜月,工人挥汗施工忙...
    亦可1860阅读 194评论 0 0
  • 烈日下的民工随想 单位后边的旧楼扒了,正在建一座小花园,这几天的气温好高,拉上窗帘,也无法阻挡那刺眼的阳光...
    思嘉恒阅读 420评论 0 1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每次听说“老乡”一词,心里很不舒服,尤其是谈“老乡”的目的是为了某种利益时,更是如此。 某段时...
    胥永强阅读 50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