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秦皇岛日报.心理专栏》2018年8月1日)
任性,往往是孩子身上的特定标签,用来说明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的目地,不分场合,不分时候,无所顾忌的恣意放纵,执拗使性的状态和性格。然而随着独生子女普遍化,家庭教育的缺位失衡等因素,任性也同样成为一些成人的为人处事的状态。其实,“任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心智不成熟,唯有调整情绪管理的节奏,保持忠于事实的心态,培养勇于承担责任的素养,才能真正踏上心智成熟,人生丰盈的旅程。
一个“玩笑”掀起人生风浪
当我接到网监警察要跟我了解小张(化名)情况的电话时,我下意识地感觉到,小张这次真的要为她的“任性”付出代价了。小张是大二的女学生,因为三次调动宿舍进入我的工作视线。小张宿舍的舍友反映,小张喜欢独来独往,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她喜欢吃零食和水果,经常不注意宿舍的公共卫生,将零食果皮随便仍在宿舍的桌子上和地上,但很少收拾。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只要她觉得什么事不随她的心意或者觉得别人侵犯了她的利益,马上就变脸,情绪激动,冷眼恶语,气势汹汹,就差和别人拳脚相加了。所以一年下来,她因为和宿舍成员“不可调和”的矛盾,连续换了三次宿舍。
而这次网警介入事件的起因依然是小张和她宿舍舍友的矛盾。原来,刚调整完宿舍后,小张还相敬如宾,宿舍关系还算缓和,但过了不久小张“任性”的毛病又暴露无疑。她先是因为宿舍卫生的事和两个舍友挑起口角,之后又因为乱扔零食果皮和其他的三个舍友发怒争吵。总之,在小张的心里,宿舍的五个人都看着自己不顺眼,处处与自己为敌。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天中午,小张和舞蹈社团的几个同学在外面吃饭,中午一点半回到宿舍。因为没有带钥匙,小张在门外大声的叫门,舍友没有及时开门,小张变怒火中烧,开始谩骂起来,还连敲带踹的砸门。当舍友给她打开门,小张气愤的张口就骂,还嚷嚷着:“你们都看我不顺眼,不让我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要是把我欺负急了,大家都别想活!”之后就摔门而去。
下午,“任性”的小张便在QQ留言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你们这么欺负我,我也不是吃素的。我已经买了一把刀,实在不行我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把你们这些‘垃圾’都杀了,全都杀了!哈哈,看谁还敢欺负我!”时间不长,网警发现了这条信息,并查到了信息发布人小张。当小张真的面对警察时,才知道发布这种信息的严重性,哭着说“其实自己是开了一个玩笑。当时特别的气愤,所以自己想都没想,就在网上说了那种话。”之后,根据事件处理的流程,小张的家人也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当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小张的母亲惊讶不已,一方面从没有想到女儿“任性”到这样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懊悔从小到大对女儿“任性”的娇惯和放纵。因为小张是初犯,同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根据情况给予小张留校察看的学籍处分,也给年轻的小张一个深刻反省、改过自新的机会。
心理沙盘揭示“任性”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小张最终因为自己的任性,在大学期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表面上“任性”小张的本质确是她心智发展的不成熟的结果。事件发生一周前,我曾给小张做了一次心理沙盘咨询,通过心理沙盘,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小张“任性”背后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在心理沙盘操作中,小张首先在沙盘的左上角放置一大、一小两座房子,之后挨着房子放置了衣橱、架子、床、摇椅等室内物品;之后又放入一座小房子,接着在沙盘的右上角摆放单孔燃气炉、高压锅、称食物的天平、碗碟等厨房用具;接下来她又拿来茄子、烤肉、烤鸡、两个鸡蛋、两大篮水果和蔬菜;之后她又把一个婴儿状的孩子放在中间,旁边配一个洗澡盆;接着,她在沙盘的右下角放置了飞机、小汽车、摩托车、挖掘机和歪歪扭扭的火车,最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小池塘,并在池塘边建了一小块可以休闲的绿地。
根据叙事心理沙盘的流程,小张跟我分享了沙盘世界的故事。沙盘中的样子是她最爱的世界,作品名字叫做“吃喝不愁”。沙盘里有住的房子、有厨房、有家具,有吃的东西,游玩的场所,还有出去旅游的交通工具。另外,她说,她特别喜欢小孩儿,所以放置了一个小婴儿。最后,当我问他完成沙盘的感受时,小张说感觉很好,自己的世界就要简单些,吃穿住行都有了,挺满足的。其实,通过心理沙盘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小张的内心世界。沙盘里有很多房子,可以看出小张对家庭深深的依恋和依赖;沙盘世界中只有吃穿住行,投射出小张的精神世界非常匮乏,集中关注生存层面的物质需求,视野和格局非常狭窄;同时,小张摆放物品随意、无序,甚至有些物品被倾斜和倒置着摆放,说明其秩序感差,生活自理能力弱,懒惰,自制力差;另外,沙盘中没有人际关系的交流互动,没有当前大学生活的痕迹,表明小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学、朋友和学校的链接,社会交往动力不足。最重要的是,小张以喜欢小孩的理由放入唯一一个人物——婴儿,其实更多的投射出潜意识中的自己就是那个婴儿。她渴望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以自己的意识为中心,别人都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关心她,爱护她,照顾她,不能侵犯她的利益,而她却没有能力和动力为他人服务和付出。总之,小张的心理沙盘呈现出心智不成熟的精神状态。
情绪管理是控制“任性”的灭火器
任性的特点,首先表现为情绪的恣意发泄。我们都知道,当婴幼儿饥饿或者无聊时,马上用哭闹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而一旦获得生理满足或精神抚慰后,马上喜笑颜开,用喜悦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舒适。所有这种基于生理刺激为基础的情绪的瞬时表达,其实反映着婴幼儿心智的不成熟。而已经成人的小张,遇到问题,情绪马上失控,丧失思考和理智,对人恣意谩骂,这种不成熟的情绪表达不仅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严重伤害,同时也给大学的学习生涯造成沉重的打击。
恰当的情绪管理是人们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部手机,那么大脑深度思考和处理情绪的两项功能,就像它既可以打电话,也可以玩游戏。当一个人正被剧烈的情绪淹没时,就像手机中全速运行着占用巨大内存的游戏,而正常的思考功能会被完全阻断,人们也就不能全面分析,理性思考,而只能意气用事,成为情绪肆意释放的“奴隶”。古人云:“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们要提升对不良情绪的觉察力,及时觉察情绪波动,才能较理性的调控和疏导情绪,防止情绪失控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管理学有句名言:“我们永远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放在情绪上。”当我们面临解决问题时,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目标和结果上,那么我们会正向思考,用正念、正思维、正精进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好。总之,情绪管理需要人们调整思维认知,理性控制情绪的宣泄,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成为高情商的心智成熟的人。
忠于事实是降低“任性”的阻燃剂
“任性”的起因,往往是当事人感受到一件事情对自己不公平,有利益的损失,才会引发情绪宣泄,并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感受到的事情”与事情的真相是否一致,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任性的小张午休时间敲门想进入宿舍,满脑子感受到的事情是“她们都和我作对,不愿意给我开门,让我傻傻的站在门口被别人看笑话”,而事情的真相是舍友们都午休了,从沉睡中醒来才意识到要给小张开门。因此,是否忠于事实、当事人的判断是否是事情的真相,则是“任性”情绪发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原则这样描述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一件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事件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事件后果C(consequence)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也就是说,引发小张和宿舍冲突的原因不是舍友没有及时开门的结果,而是小张所想的“舍友和她作对,让别人看她笑话”的认知信念。因此,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一方面要忠于事实,因为越是了解事情的真相,处理问题就会越得心应手,全面妥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地图,不断将新的知识和经验整合到旧的认知地图中去,实现认知系统的更新升级。只有这样,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才会更清楚,准确,并引导着我们不断在进步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承担责任是防治“任性”的安全阀
任性,往往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阻挡在我们心智成熟道路上的障碍,让我们不能顺畅的踏上人生征程。而解决问题的动机首先是我们勇敢的承担责任,“这是我的问题,让我来承担,让我来解决。”而任性的小张每当遇到问题时,首先将责任推给舍友,头脑中萦绕着“这不是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舍友们造成的”,这种逃避责任,不敢直面问题的心态,也是“任性”心态长期固化的重要原因。
承担责任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更是人生心智成熟的必然选择。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当面临人生决定和选择的机会时,有些人不断推卸责任,逃避责任,将“我不能”、“我不得不”、“这不是我的问题”等负面语句挂在嘴边,虽然能获得短暂的痛快和压力的释放,但不成熟的心智却让会他经历不断的失败和长期的痛苦。承担责任是心智成熟的必要条件,只有承担责任,人们才能积累丰富鲜活的生活经验,掌握处理问题和关系的技巧和能力,才能让心灵不断被滋养,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心智才能不断拓展完善,不断走向成熟丰盈。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千万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孩子主动承担责任,不断磨练意志和培养生活技能,消除孩子“任性”的土壤,培养拥有责任感、成熟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