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缓缓地说:“不知怎么回事,家里居然有一张100元的假钱。”我先是一惊,随后感觉母亲的语气不急不慢只是稍稍有点遗憾,就把悬着的心放了。
父亲说:“今天早上拿着这钱买东西,人家说是张假钱,我才知道。只是人家说是假的,说得人有些不好意思。”
爱人笑着说:“以后用手机收款、支付,不用拿现钱,也不怕假钱了。”
父亲说:“这种钱不能拿出去花了。买卖做的大的人一看就认识,咱丢不起人;买卖做得小的人,要是收了的话,会赔本,咱也不忍心。”
我说:“那就把这张假钱留个纪念吧。”
想想,现在的一百元真不是过去的一百元了。
我上师范时,一个月回家一次,一次拿一百元作为生活费。有一次妹妹悄悄告诉我:“上一次你拿的一百元是母亲从隔壁家借的,你拿着欢天喜地地就走了。”
听了妹妹这话,我好多天都不安宁:省吃俭用不行,得想着如何挣钱。班上有同学想让我和他批发方便面,然后卖给同学。我总觉得和同学不是楼上见就是楼下见,为了不到两毛钱的差价,连点同学情分都没有了,就没答应。这位同学觉得确是如此,也就放弃了这个小生意。
听说给小学生辅导作业不错,于是我们相约去两公里外小学生放学必经之处等候。还好,有家长答应了。每个礼拜六、礼拜天我们跑好几公里去人家家里辅导功课,一个月挣一百元,两个月挣到二百元。我们又想用各自的二百元买一些小饰品去卖,多挣些钱。高兴的是,二百元最终变成了三百多。我们欣喜若狂,想继续扩大“生意”。谁成想,最终被人骗了,还欠了同学二百多。
……
朋友都说我性格坚韧,我想正是经历了艰难困苦才练就了这样的品性。但是想想我们这代人,谁又不是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谁又何曾怕过苦难!
高中时我们考上县城重点高中,一个礼拜回家一次。为了节省,同学们都从家里带干粮。中午吃饭时,从灶房打来开水泡着馍吃,条件好一点的同学就着榨菜。有位同学每次都带一瓶子母亲做好的菜,压得严严实实,总有同学羡慕地说:“要是倒在碗里,肯定一大碗,能吃好几顿呢!”
宿舍有老鼠,带的干粮都被它啃过,没办法,有同学每次上教室就把干粮带到教室,回宿舍吃饭又把它带回宿舍。一位男同学灵机一动,从家里里拿了一个带盖子铁桶,后来听说,男生们争相在他桶里存干粮。
玲,是一位同班同学,家境贫寒,每到冬天就穿一件黑色棉袄,连外罩都没有。她不太回家,因为每次回家得花四元钱,还浪费学习时间。村上有家卖菜的,经常凌晨三两点去进菜。深秋的一天,玲的母亲想看望女儿又舍不得花钱,于是半夜起来给孩子烙好饼,包好,搭乘贩菜的车。十公里后,他们分道而行,这位母亲又步行十多里路赶到学校。
我们得知这件事后,都默不作声,泪流满面。一位同学最终哭出声来:“包饼的包袱是我接过来的,还没凉……”
经历艰难生活,我们都刻苦学习,同学们各个都事业有成。虽然我在农村工作,但再也不会为一百元发愁。看着父母虽然满脸可惜,但不是愤怒和唉声叹气,我就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生活在幸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