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那些理想的男生形象,最迷女生的心。最理想的男友形象之一《欢乐颂》里面的老谭,曾一度被女生们追捧为:老板!!来碗老坛酸菜面,不要酸菜不要面,只要老谭。老谭为安迪安排好房子,车子。安迪喜欢江边的房子,他又马上在江边给买了一套,还美其名曰“算我投资”安迪嫌弃车子太扎眼,要换,老谭表示随便挑。帮安迪找弟弟,帮安迪解决财产问题,做安迪的情感咨询师。对于女生而言,这样的男友来一打吧!
老谭展现出来的的爱是什么原因会这么受到女生的期待?答案就是:无条件的支持和接纳;会把她当成最重要的人;肯定赞赏还有认同。完美的爱谁又不渴望呢?
爱,是花朵的阳光和雨露。花骨朵有阳光雨露才能开出花儿的娇艳。而爱为什么对于生命会是如此重要呢?因为爱你的那一个人会无条件接纳你,也会把你当成生命中最要的人来呵护。爱也就成了生命中最能滋养我们心灵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圆满的情爱关系。
爱,如此的重要,有的人可以在爱中得到最大的滋养。但也有一些人,如此的渴望爱,但却是一直逃不离在爱中一次一次的受到伤害。只能是一边寻觅一边逃离,在伤害中纠结痛苦。渴望寻找到一份可以填补其内心空洞,将爱则变成填补自己空缺无止境的欲望。还有人却是害怕卸下自己层层包裹,害怕在亲密关系中受到更大的伤害。
为什么有的人,却是能找到一份能滋养生命的爱。还有一些人却是一直在寻找,寻遍千万人,却也找不到想要的那一个人,或许认为只在电视剧的主角里。或还有的人,找到的关系就像毒品一样一边残食着生命,却又离不开。而或者努力的离开了,寻找到的下一个人却依旧是渣人一个。还有的人,深深的爱着也深深的疼着,能为一段失去的关系等待三年五载却还是无法走出失去的伤痛。
在心里学的领域,父母给予的爱和长大成人之后的情爱关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称之为依恋关系。依恋关系是:以父母对待孩子的关系,在孩子心中所形成的一种依附关系,再发展成为爱情中的伴侣依恋关系。在依恋关系中大致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型,混乱型。形成各种不同依恋关系的原因,大致因为其童年期跟母亲的依附类型相关。婴儿18个月以前母亲对待婴儿的哭声给予相应的回应,满足所有的需求。把其认定为超越自己生命的重要程度。也包括在成长中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父母的无条件的接纳,生命中你最重要。给予的支持和肯定,信任与称赞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曾得到过满满的爱,再把这份爱内化在心中,对待伴侣关系就能有成熟的情感依恋关系。对待伴侣的关系有弹性,对所爱的人有很深的信任感。不会担心得不到对方的爱,更不会担心会被对方所抛弃。成为了安全型的伴侣关系。
在生命中之初,刚生下来的小婴儿,什么都不会做,也不能表达。任何事情都需要他人的帮才能生存,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条件,就能给予最浓厚的爱,这就便是无条件接纳的爱,而生命之中,最早给予最浓厚的无条件爱的人就是母亲。但如果这种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感受到的过少,甚至暴力对待关系。长大之后,要不就是用一生去寻找一个生命中能给予到重视,肯定,支持无条件接纳的人。或者遇到爱了却只会用暴力去对待亲密关系,也不懂得怎么去守住那么重要的一个人和一颗心。一次一次的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人,同样对人际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行为的偏差。这种状态,就成为了成人以后一直寻无条件接纳的伴侣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发展成为焦虑型,或者混乱型的,或者是逃避型的伴侣关系。
四种依恋类型的特征
一:安全型的人
情感成熟,有弹性,对人有信任感,能适度的依赖别人,也不怕被被人依赖。能给人空间,也能与人亲密。
二:逃避型的人
不易相信或者依靠别人,怕被别人依赖;比较喜欢用事情或者物取代人际情感的交流。伴侣感受到的是其太过于独立,不让人亲近。
三:焦虑型的人
对爱饥渴,怕被抛弃,怕别人不想与他亲近;过度敏感,容易受伤,对亲密关系离不开又容易受伤;伴侣感受到太过于依赖,不给人空间。
四:混乱型的人
对爱饥渴,却充满恐惧,无法相信人;一面是对情感麻木,拒人于千里之外极端逃避型,又缺爱时候感受到焦虑经常被强烈的情绪淹没,对伴侣关系爱恨交加的两种表现交织。
当面对内心缺少的对爱深层次的需求,而发展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向外索取。总会担心自己不够好,害怕别人不够喜欢自己,内心敏感。这是焦虑型人面临着的巨大困扰,内心的深处感受有着一个无法填满的空洞。为了得到更深重的爱,在情感关系中会付出正常关系更加深厚的情感。内心甚至暗自许诺过为对方付出生命来感动另一半。这样的人遇到的另一半就像是抓住对方的手紧紧的捏住了自己的咽喉一样,喜怒哀乐都会与对方有着一份牵绊。也存在因为一份情感满足不了需求,同时拥有几个人的情感来填补自己内心里的空洞,但是同时自己又会去遭受来自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谴责。其实把手里紧紧抓住的这一份力量,用一部分先来爱自己。静下心来感受一下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花时间和心事调整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多感受自己沉静在这份喜悦里面的感受。来减少内心的焦虑,让伴侣爱的是一个花香蝶自来的自己。
在婴儿时期的依附关系中,其实最受伤最重的是回避型人。在婴儿时期大脑接受交流,触摸的刺激来促使大脑的发育。但如果没有得足够多母亲的回应,为了保护自己的成长,也因此隔绝了自己的感受。人的生命是智能的,如果不去隔离情感的感受,生命将会能造成更大的创伤,智能的生命体为了更好的成长,隔绝了对情感的感受。这就是回避型依恋关系形成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说回避型依恋关系的人没有情感,只是被隔绝了。不知道怎么表达,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情绪是没有用的东西,就应该被压在了自己内心里面。这种现象理解感觉就像高压锅一样,内心在翻滚,外表看起来却是异常的冷漠。而回避型的人也会尽量压抑自己翻滚的内心。所以在感情中,他们看起来冷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和表达感情。内心是很强烈的渴望亲密关系,却又无法逾越内心的阻隔。只能受伤的看着她或者她离开。
最后 就是混乱型依恋关系的就是想要却又是在回避依恋关系。就好像一个小宝宝一直在期待妈妈回来 而当看到妈妈回来却躲避起来。这类型依恋型依恋关系中,有焦虑型的想要,却又是回避型的躲开。内心里翻起来的想要却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发展出了躲避。
无论什么类型的情感依恋关系,都不会单纯的一个类型,只能称之为大约为焦虑类型,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有回避型,也可能是么一种情况下是焦虑型,但是又在哪一种情况下成为回避型。这不是一个标准的固定值,也会因为遇到的么一个人而有变化。
有时候不是那个完美男友怎么找不到,而是你在幼儿时期是什么模式的依恋关系。长大成人之后,感觉到哪一种跟父母有过感受到体验更加真实,所以不自觉的潜意识里面选择到了熟悉的感觉。或许你的生命中也遇到过“老谭”,但是这份感觉是不熟悉的,会想着他这么多金又这么帅,他为什么会看上我?,不相信会有一个多金男还这么爱我。不会相信有这么好的运气,回去拼命寻找证据证明这个男人的有所图。一直到你寻找到的证据证明了你的想法。因此“老谭”离你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