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是免不了有这样的尴尬时候:
在会议上需要发言,但却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收集整理信息,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在电梯里,老板突然进来,空气突然安静,不知道如何跟老板进行良好的沟通;
给下属指导工作时,自己思路不清晰,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低;
参加晚宴,被突如其来的邀请发言慌了心,结结巴巴的演讲,恨不得自己找个洞钻……
没办法在公开、人多的场合,镇定自如的演讲、表达自己,是很多人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敢当众发言的人,以前我觉得能躲开这种场合就躲开,但是慢慢的发现,这都是躲不掉的;除非你独立于这个世上,但这是不可能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演讲。
从前谈论演讲,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写稿、改稿、反复练演;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组织管理的扁平化,社会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演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的演讲需求了。
知识不再是某一些人的专享内容,沟通要求变得简洁明了、真实自然,沟通渠道也开始要求纵横交叉,不再遵从严格的等级机制,即兴演讲由此自然兴起。
说白了,即兴演讲成为了一种人人都需要,并且日常就能用到的表达能力。
当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必修的功课,那就全然的接受它,感受它,热爱它。
《即兴演讲》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演讲的书,阅读的过程中,感觉思路再一次被打开。虽然内容是演讲,但蕴藏了长辈父母常常教导的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不由得一边感叹长辈们的苦口婆心都是有生活智慧的;一边感叹即兴演讲原来这么的渗透到了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把一些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观点分享一下。
01
训练即兴演讲,就需要训练即兴思维;而即兴思维的训练,又包括五点:①拥有当领导者的意愿;②成为一名听众;③保持真实;④保持专注;⑤保持尊重。
关于第①点,拥是当领导者的意愿。这里说的领导者,并不是指你要成为一个领导才需要即兴演讲,而是指你需要有一种想要感染他人的欲望。很多时候,并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地点都需要我们滔滔不绝的表达,但是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你想要感染他人,那么你必须时刻记着——你的麦克风是开着的,随时做好发言的准备。这就意味着,要保持专注、做一名优秀的听众,时刻整理思路等都是必须练习的基本功。
然后是保持尊重,当我们说到尊重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到要尊重他人,但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要尊重自己。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非常生动的说明了什么是不尊重自己。
我对“你我他”的观点一直非常坚定,首先应该有“我”,才会有我和你的关系,我和他的关系。即兴演讲也是跟我们强调了,保持尊重,不仅是尊重他人,还要尊重你自己。
02
所有的学习,先从万能的模板套用开始。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即兴演讲的思维模板,也称之为领导者讲话脚本模板。
第一,抓手,指的是用什么内容来吸引听众;
第二,陈述要点,也就是将你的讲话内容核心点先说出来;
第三,建立结构体,也就是通过不同的案例,围绕要点进行1、2、3点的论证。
第四,以呼吁行动结束,也就是观点表达完之后,做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最好是能唤起行动,落地的观点更具价值。
这是一个新手上路的万能模板,我认为可以先模仿,再创新。
03
上面也说了,行动才是最有价值的。想要做到随时随地高效的即兴演讲,那么进行刻意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刻意练习,可以从选择场景、选择语言、选择声音等方面进行练习。具体的练习内容,如何联练习,书中都给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其中声音这一方面,我就用了书中的方式进行了刻意练习,效果很不错。比如声音下沉,会显得庄重。有时候跟客户或者合作方沟通的时候,哪怕着装已经非常正式了,但是一开口气场就全散掉了,声音的运用就能很好的保持个人的气场和讲话的力量。
昨晚,我说,感觉自己的成长进度很慢。
热情测试导师就给我发了一张图,并跟我说,每天多做一点点就可以了。
图中的例子的观点是说:当你做到0.9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人跟你计较,但是你可能在自欺欺人;需要做到1.1,你才能看到日积月累后带来的质变。
这篇阅读输出应该是一个星期以前写的,这星期里虽然也没闲着,但是也没有做到1.0,更加没有做到1.1。
导师的提醒给了我很大的警醒,于是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求自己把这篇输出写了,而此刻,我感到内心丰盈。
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