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科学地思考你自己、他人和你的生活条件

【2020-10-09日精进第143天/1825】表现:8分

[x]体验(描述事实,情绪,感受)

&科学思考自己他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永橙老师谈到《内在动机》68页的一句话“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就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他们需要在自身的世界打交道时感到胜任”,对这句话的感触很多,也是在九段学习和与儿子的日常交流沟通中体会到的。同时,也听到海明教练讲到打败拖延症,神经链调整术,改变信念系统,改变前提条件,行动力20字方针……对于拖延,永橙老师提出当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时,设个小目标,干上去,找到胜任感,胜任感激发内在动力。在于不同视角,不同的人可能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自主性强,喜欢思考的孩子,极速行动对于他不适用,转换思想也不容易,他认为是鸡汤,而他在乎的是自信心重新拾起,就如永橙老师的那句自信心来源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产生胜任感,胜任感产生好奇心,好奇心带动去提问,去找答案→产生行动。对于不同的个体,都需要去探索什么能触发行动力。

&怎样科学思考自己、他人和现实生活。今早儿子视频交流,自己又交了学费给儿子。一方面因为自己思考问题依据被他发现有想象,对比参考没有在同一纬度,就此他给我讲了有关诡辩和说错话两个概念的区别。再后来,就自主学习,每天坚持阅读的问题是否适合大多数人的实际状况去运营社群的问题。他谈了自己的看法,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如果要接受与自己相关性不大的事,除非他(她)当下已经过得很好了。如果当下他还不怎样,还有更紧迫要做的事,肯定读书这个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大家很可能坚持不了。看清现实,自主性强的人是少数,如果想让自主性成为大多数的特质,那是理想化的想法……从与儿子交流,对自己的理想化有了更多的触动,非常佩服儿子看清现实的能力。最后以我俩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现实主义者该如何去平衡结束了话题,事实面前,不得不服。发了学费红包,儿子说这是2堂课,差一次学费,哈哈哈…心甘情愿交学费。

[x]收获

Q1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灵活的,非教条主义的。它忠于现实(现实一直在变化)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并不自相矛盾但是它同时拥有对立的两方面)。科学避免全或无,通过科学思考可以看到现实通常都是两面性的,包括矛盾的事件和特征。为了不用刻板和绝对的视角看待世上的事,科学假设这些事情,通常遵循概率论。

Q2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¹最好接受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将其视为”现实“,即便当我们并不喜欢而且想要试着改变它的时候,这也是“现实”。我们一直观察和检验“事实”,看它们是否仍然是“真实的”或者是否已经变了。这个就是作者说的科学的实证方法:对现实的观察和检验。

²用逻辑一致的方式陈述科学规律、理论和假设,并避免重大的、基本的矛盾(以及错误或不现实的”事实”)。当理论不再被事实或逻辑支持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这些理论。

³科学是灵活和非刻板的。所有认为任何事是绝对的、无条件或者永远真实,即在任何条件下都真实的观点,科学都对其持有怀疑态度。

⁴科学不支持任何在某些方面没有证据的理论或观点。这并不意味着超自然现象不存在,因为没有方法能证明,所以它们不属于科学的领域。但可以去研究,也可能有自然解释,但不能说明推翻了超自然生物的“现实”

⁵科学对宇宙中存在“好人有好报”“罪有应得”表示怀疑,这神化了人(或事物)的“善”行和诅咒他们“恶”行。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对善行和恶行的绝对、普遍的标准。

⁶关于人类的事件和行为也没有任何绝对的标准,但是一旦人确定了一个标准或者目标,科学常常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但这不是承诺,科学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做才是有可能更好。

Q3否认科学原则最常见方式有哪些?

①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掩盖生活中的事实

②有悖逻辑和自相矛盾的观念

③未经证实和毫无证据的观念

④关于好人有好报和罪有应得的观念

⑤关于强烈的信念(以及伴随信念的感觉)会带来好结果,会带来舒适和幸福的假设。

Q4:你怎样遵循这些原则从而帮助自己情绪变得更加健康,生活更幸福的?

A:找到你的心烦意乱,找到你创造心烦意乱的主要不合理信念,使用科学方法把这些不合理信念撕成碎片。通过科学的思考、感受和行动来与之对抗。

Q5怎么用质问的方式科学分析不合理的信念?

①这个信念是能实现和真实的吗?(观念现实吗?是否与生活的事相反)

②这个信念合符逻辑吗?(是否自相矛盾或与其他的观念矛盾)

③这个信念灵活而不刻板吗?

④这个信念是歪曲的吗?

⑤这个信念可以证明是理所当然吗?(能证明或证伪它吗)

⑥这个信念能证明做得好的,就会得到令人快乐的结果吗?

Q6科学分析不合理的信念的结果是什么?

不合理信念的分析和讨论是REBT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你会从科学思维中受益匪浅,因为

科学思维是到目前为止对付人类痛苦最有效的解决。科学无法绝对保证你可以不因为任何事情而让自己痛苦,但是它绝对会对你大有裨益。

二、这个主题作者是如何传递的?

作者从什么是科学→科学分析的原则→否认科学原则的常见方式→让情绪健康的基本步骤和心态(找到,质问,挑战)→科学分析不合理信念的几个质问→坚持科学分析的结果。

三、这个主题是否有道理?

从自己人生体悟中,越来越发现尊重现实才是智慧。思考问题,一定要讲究科学,而不是凭想象,凭感觉。

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帮我解决哪些问题?

对什么是概率论有了好奇,对什么才是科学,科学思考遵循的原则,违背原则的常见方式以及如何科学分析否有了了解。

[x]辅助专注

正念冥想第22天:正念呼吸练习。晨间沉浸阅读1h,外部打断3次,内部2次。

[x]三只青蛙

青蛙一冥想

青蛙二阅读

青蛙三输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