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就像是坐井观天。苍穹无限,唯有瞥见一隅,人生亦是。曾经有看到一种说法,人生若能活到88岁,那从11岁开始就有8次机会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持之以恒7年一个轮回。可是,有多少人真的能抓住这8次机会呢。
我们都是在11,22和77,88四年里,前者是太过稚嫩 而根本不懂如何立志,后者则是心智成熟,却年岁渐衰,一切都开始走了下坡路。剩下的就是33,44,55,66四次机会。
33的时候,我们正当而立,芳华绝代。可能事业家庭都有成,有了精力区儿女情长。相对的安逸或者奋斗是理所应当的,上有老下有小,可能这就是最好的年纪,也是人生最美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忧愁,有的只是一份稳定和向上。33这样的年纪,数不上人生过半,却也如日中天,精力财力也算是进入了一个很好的上升期。如果自我身心足够成熟,人生的康庄大道也只是开了个头。如果人生情调,那婚姻也便刚开始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如果足够幸运,在22的时候就有人指点江山,引导人生之路,历经十载,33的时候想必也小有成就,一切犹如长江东流,顺其自然的油然而生。没有太多的曲折,这10年,于一个人而言,可以荒废虚度,也可以扬帆起航。如果没有自我的觉悟,那有贵人之言便很重要。
也许,幸运的眷顾只属于小部分的智者,我们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所以也只能从33加减3-5年才会开始人生的真正旅途,才能真正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没必要心灰意冷,起码好过一生毫无觉知的人。33,一个尴尬的年纪,当下生活已然不是慢节奏,所以面对着一波波的新人来袭,又被一浪浪旧人所夹击,这样的岁数,如果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无疑是一件头疼的事,可能情绪会不知觉的侵略内心,可能焦虑会让生活变了味道,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会将平静打破,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所有的问题都会被抬上日程,却也无从解答。一切都因为33让人尴尬,缺失让所谓的安全感与之剧增的消亡。
33的时候,可能还有人不知道如何选择,但比起22的迷茫大概会好很多,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生存着也进行着。33过渡到44的过程无疑决定了人一生的去向。因为在人最珍贵的这十年里,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般。只要一切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的持之以恒着。那33到44将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唯美的。若是身在官场,这十年是储备期,若是商场,这十年便是黄金期,若是33前一无所有,这十年也会让人瞬间成长,若是33前小有建树,33后将更上一层,33之后,你会更懂自己,更懂生活,也更懂是非轻重缓急。似乎,33是个分水岭,经历过社会的初步洗礼,也不会有太多的家愁眷恋,身心都在用现实说话,也都几乎有了固定的轨道和节奏。谁说那不是一种享受,只要你真的明白这个坎熬过去的意义。但是自古以来,人的三六九之分,可能也是在33的时候开始初见端倪了。
而立之后便是不惑之年。个性也好,品性也好,过了不惑,44也即将来临。相必人的衰退也开始进入了一种常态,一切曾经的不注意,都会慢慢反馈到身心上来。但是人就是那么无知的动物,明知道很多事年轻的时候不做,年老的时候就会后悔,当真正开始渐渐变老,却还是一如既往,这可能也就是一步错步步错的由来吧。44的时候,难得会有人感慨大器晚成。或许也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佳话天成也不过是一时之意,少数之间。大多的醉翁也便是醉翁了,人的自我麻痹是一种天性,因为这样是获得快乐的源头,而44之前的积累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改变是一种痛苦的开始,所以大致也很少有人愿意。
既来之则安之,一向是古人用来自我勉励的一种安慰。就像44走向55的过程一样,谁能说这背后的推动不是没有理由的原因。可能44前的时光已经足够,所以到55也就是按着自己的心思和方向前进。或许33才是一个开始,55也不过是一个结束。幸运和不幸运,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埋下的伏笔和因果。也许55走向66是一段消遣,更多的也许是一种迷惑和遗失,毕竟人是会疲倦的动物,内心的空虚会造就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22,33,44,55这33年,给一个正常的人,撇清一切外力的干扰,都是一种难得作为凡人,七情六欲不可分离,自然也只能再这33年里宏观一二,微观无数的忧愁和烦恼,这似乎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似乎只要这样,才是所谓的人生。只是,少有人走的路不代表是错误的开始,舆论或许会压得55以后的生活透不过气,也会让66之前的人生不可理解。但保留一份最真的内心和想做就做的心比起一切都更加珍贵。
跨越了世间的认知,也许,55,66,77,都不是理由。人之所可以活的老有所依,是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劲再坚持着。人的四件事,也许是22,33,44,55,也许是33,44,55,66,但不论是哪个。能做的有限,活着总有终点,别再临别的时候哀叹一句这辈子我应该如何如何,这一生我最后悔的是什么什么。
人生这条路,路是自己走的,看清楚方向就好。若是不幸挑错了路,回头看看自己的人生处于哪个阶段,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重新振作,是否有胆量可以换条路再次来过,是否甘心舍弃错误的一切,并从中汲取教训,吸收经验,感悟自己的身心所在。
人生一辈子,心的力量很重要,而让心定更重要!因为只有心定了,才像是自我内在的一种能量被唤醒了,从此也便有了自己的那份恒!何愁岁月几何,又何说人生多多少少,该属于的终都会属于。也许这便是人生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