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刚刚工作半年的职场菜鸟,谈求职问题似乎有点班门弄斧。正是因为毕业季一年的磕磕绊绊,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教训和诸君分享。
闺蜜小A是我的高中同学,高考时我们的分数不想上下,她南下,我北上,学的是同一个专业。本科毕业她本校保研,我挪了一所学校继续读硕。不过我是两年学制,她是三年,所以在求职问题上我成为了前辈。
一个月前是各大银行招聘旺季,银行一直是应届生的必争之地。小A在南方的学校里复习国考,却接到了家乡省会城市银行的初面通知。于是,天秤座的她陷入了纠结:如果去参加,行程有点紧张,而且仅仅是初面,被刷掉的可能性极大,反而会耽误了复习的正常进度;如果不去,国考这件事又不是十拿九稳,等到了毕业别人都是拿offer拿到手软,自己却成为了待业青年。
就这样她纠结了两天,既没去面试,也没能好好复习。
我想每一个经历过毕业求职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心路历程,究其根本原因是对自己能力及理想的不确定。
在我求职的一年中,我先后在一个司法机关、两个律所、一个证券公司实习,期间参加过无数次的面试与笔试,其中还包括两次公务员考试。
这一年的兜兜转转,我曾美其名曰试错。现在想想其实是我害怕毕业失业,却又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在不停的奔波。
媒体每年都在宣传“最难就业年”,这样的舆论导向也是我们内心恐慌的一个源头。
但是,回头看看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且一半以上的人都留在了一线城市并且取得了金灿灿的户口指标。临近毕业,全班七十多个人只有两个因为等待家乡的公务员面试而尚无着落。
六年的专业学习,业界颇有口碑的学校背景,精彩的实习经历,五花八门的证书,这是求职市场赢得买方青睐的标配,原本应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可我们的内心却被恐慌占据。
在择业的时候,我想有以下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薪酬。不管你多么标榜自己视金钱如粪土,都掩盖不了在意薪资的事实,毕竟生活需要面包,一线城市犹如是。
工作前景。这包括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自我地位及能力的提升。一般好的前景与好的薪酬是挂钩的,我认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毕竟这是一个BAT的时代,兼并无处不在。
个人兴趣。我觉得兴趣就是理想比较接地气的说法,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立志干大事,但我们对于手头的工作是有好恶的。我认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在不断亲吻自己的理想。
舒适度。也可以称为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的工作薪酬很高,前景很好,你也很喜欢,可是公司上上下下都是workaholic,这对于想要生活有一些自己的小情调的人就不是很适合。我有一个同学,在业界top的公司,可是她的boss一直宣称要把他们的团队打造成一个family,这样大家就可以上班下班都凝成一股绳,结果就是员工没有了自己的私生活。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要高薪又要舒适,那是不可能的。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就对了。
我想以这四个因素的评定为横坐标,再以自己的学历、学校背景、专业能力、实习经历等硬实力和性格、交际能力、家庭环境等软实力的综合考量为纵坐标,求职的点就可以确定了。
找到了求职的点,剩下的就是从一而终的努力了。从我身边的人看来,那些从求职之初就锁定一个职位努力的人,是求职过程中最成功的人。
综合评定自己的实力,不盲目自信,不妄自菲薄,不恐慌,不彷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