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还行。
野野口最后发展成将日高邦彦杀掉,
他的母亲是有一定的责任的,
他母亲是一个对别人缺少善意的人,
也不是很懂处事做人,
对野野口过度保护,
看到日高邦彦和她儿子在一起玩还心生厌恶,阻止野野口和同龄孩子的正常交往,
总之就是和别人不亲近,
自我为中心那种感觉,
对人缺少宽容心,
对环境吹毛求疵,外严内宽,
这样就导致野野口性格阴沉古怪,
小时候有一个邻居和野野口打招呼,
他理也不理的躲开,
刻意避免和人很深层次的交流,
更密切的联系,
从小对人就有严重的警戒心和过度的防备,
但小时候的日高邦彦却是一个很乖很有礼貌的孩子,
和任何人都亲近,
日高邦彦和野野口像两个极端,
日高带给人温暖和善意,
野野口却刻意与人保持距离……
个人认为野野口肯定不是很喜欢他妈妈,
他对他妈妈有恨意,
然而将这股恨意却转移到日高身上,
日高总是带领着他玩,
深怕他磕着碰着,
时刻提醒他注意,
就像野野口的妈妈一样过度保护他,
这使他在依赖日高照顾的同时内心又本能的反抗,
希望远离日高。
他希望成长出一个自己,
但因为家庭的教养环境的残酷等问题无力挣脱,
他走向另一条路,
那条路险恶,龌龊。
儿时的玩伴日高即使高中时期遭到野野口的欺负,
仍然不计前嫌提携他,
可见日高心地光明善良,
但野野口自卑心滋长出的恶意日益膨胀,
吞噬了良知,
这恶意从野野口很小的时候就在生长,
恶意就像一株在阴暗角落生长的植物,
合适的条件下就会吸收健康植物的养分和空间,
恶意就像人心里的怪物,
放出来人间即地狱。
野野口费尽心机毁掉日高邦彦所得到的一切,贬低其人格,
并窃取日高邦彦得到的荣耀,
颠倒黑白是非,
他这是想颠覆正义感的世界,
将人性丑恶变成正道,
如果恶意得逞了,
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幸好有加贺警察,
他一开始就对野野口有怀疑,
对他写的陈述始终高度的警觉,
找出里面的诸多疑点,
并提出质问,
野野口颇有心机的引导着办案人员的进程,
以期望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获得日高的捉刀人称号。
然而结果他还是落空了,
正义没有被抹黑,
他还是那个没有多少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
甚至他只是个卑劣的杀人犯,
一个忘恩负义的杀人犯,
本该对日高心存感激,
却为了自己心里深埋的嫉妒心和对这个世界的恨意向恩人举起屠刀。
从某个角度说,
这样心存恶意并将它无限放大的人越多,
这个世界越没有意义。
加贺也曾做过老师,
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
他教受欺负的某个男孩剑术,
然而最后那个男孩用武力对抗武力,
用恶意对抗恶意,
似乎那恶意是斩不断理还乱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东西。
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滋生。
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人心里深藏的恶意会跑出来。
它只可抑制却不能够根除,
就像很多顽固疾病。
恶意给人和人之间设置了屏障,
使人们互相残杀,彼此分裂,制造伤害。
野野口即使最后布局计划得逞了,
他也不能得到完整的自己,
他仍然是个没有发展出健康人格的人,
建筑在偷窃他人荣耀光环之上的名誉,
不要也罢。
野野口应该收敛内心的恶意,
投资他自己,
而不是毁灭他人。
然而他最终还是会受到法庭审判。
这是他逃脱不掉的结局,
尽管绕了好大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