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英国整整两周了,在这期间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问话就是“Where are you from ?”当然我很顺溜的回答“I am from China.”
有一天一位新同学又问我这个问题时,突然间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某种力量震动了一下,我下意识的觉得要认真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了。
记忆中,在三年前有关于人生的终极三问风靡各个圈子,那时候在聚会时相见的人若不能对此三问有一番见解的话,真的感觉自己掉了好多身价。
初期关乎人生哲学的三问就是,第一问:我是谁?第二问:我从哪里来?第三问:我要到哪里去?
当一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时,就会有来自不同声音的碰撞。唯物主义者认为“我是谁”属于唯心主义价值观,因为世界是先有物质才有思想,而“我是谁”只是一个思维活动的产物,并且人类到目前为止都不能客观的解读这一问,同时在佛家的解读“我”是空的不存在的,所以这一问不成立。
那么“我从哪里来”就自动递进为第一问了,这句话里实际要阐述的意思是:客观认识人与环境的发展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人和物。
人与环境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即广义:整个自然界;狭义:特定的范围。目前我先从狭义的一面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人的基本生存是要依赖各种物质条件的,这里又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依赖父母劳动力的产出,第二阶段依赖自己创造出的成果,第三阶段依赖子女的孝心赡养。
只有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时,人才能算是相对的独立。此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就是如何对待工作、经营家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和对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人与环境的关系很奇妙,即相互依赖又相互产生矛盾。因此,我们需要明白在任何时候,那些能称之为“绝对化”的事物都是不合理的。
工作的目的除了实现人类创造文明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解决生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雇佣关系出现了两极分化,自律自强的工作者把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伙人模式或付出与收入相对对等的现状;而另一端表现的矛盾较为突出,把过多的时间及精力花费在抱怨落差和走捷径上,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与所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从而才有了坊间流传的一句经典语录:一群人拿着活命的工资,却不愿意拼命的干活儿!
到了而立之年我们要面对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一个自己组建的新家庭。首先大家要慎重沟通,然后达成一致的共识,即:在不触碰原则的问题时,尊重两个家庭的现有生活方式,以相互融合为前提,而不是强迫性或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要求一方为另一方彻底改变什么,这样就尽可能的减少摩擦实现以和为贵。夫妻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同样的法则,相互向上影响和共同成长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
朋友是奢侈品,不是日用品。要经历过时间沙漏筛选的人才是三观相近的人,大概表现在双方相互鼓励、及时援手和真心祝福等方面,一段有养份的友情才能开出绚丽的友谊之花儿。
于社会,有那么一群人总喜欢拿别人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幸福。在这儿将“社会”具到生活的国家。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确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一些,但国家集各方面力量分阶段完成改革开放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已越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衣食住行的质量都是在飞跃性的提升,能滋养自己的水土才是最好的环境。我个人对近些年一部分人倡导的全盘西化表示不赞同。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认真研究一下中国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那段残酷的发展史就会有所感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为世界和平尽一己之力。
我们一生要去很多地方,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来时的路,甚至忘记了出发时的初心。但愿你领略了世界山河的风光,归来后仍然能欣赏当年出生时青瓦白墙的风景。
借用胡适先生《兰花草》的开篇表达方式,对我的人生第一问做个简单总结:
我从中国来,带着友谊来;
我从四川来,带着勤奋来;
我从东莞来,带着玫瑰和珍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