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7黄艳君
适合年龄:2-10岁
一。暖场
“小朋友,看到这本书,大家发现什么?“
启发小朋友对颜色,对封面细节的观察力。引领小朋友对绘本的关注。
引导到小朋友知道(1)关于一棵树和一个小孩的故事(2)苹果树(3)树给予小孩子
二。简介与绘本大纲
《爱心树》是作者谢尔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记得之前曾经阅读过谢尔的另一力作《失落一角》,当即被他独特的文字和深刻的寓意所吸引。《爱心树》也充分体现了谢尔的创作风格——简洁但寓意深刻。
《爱心树》讲的是一棵大树与一个男孩的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男孩欢快童年的成长画面,但故事的后半部分却让读者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虽然从始至终“大树很快乐”,但它的快乐却承载了太多的辛酸。小男孩童年时,大树无微不至的呵护着他,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大树带给了他无尽的欢乐。时光飞逝,男孩长大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当它终于等来了男孩,男孩对它作出的却是无休止的索取。从果实、树枝到树干,大树几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只剩下老树墩。虽然就只剩下老树墩了,它还是敞开自己无私的胸怀,对疲惫的男孩说:“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三。绘本阅读原文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小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
大树很快乐。
但是,时光飞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
“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儿了,”孩子说,
“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 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
大树很快乐。
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后来有一天, 孩子又来了。
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身体, 对孩子说: “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
“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孩子说,
“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 ”大树说, “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子,你就会快活了。 ”
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
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
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她声音沙哑着说, “来和我玩玩儿吧! ”
“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
“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到远方去, 你就会快活了。 ” 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树很快乐,但是心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
“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 “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 苹果了。 ”
“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 ”孩子说。
“我没有枝条了, ”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 ”
“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 ”孩子说。
“我也没有树干, ”大树说, “不能让你爬上去玩儿了。 ”
“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 ”孩子说。
“真是抱歉, ”大树叹了口气说, “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 但是我什么也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 ”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 ”孩子说, “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
“那好吧。 ”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
“你看,我这个老树墩, 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
大树很快乐。
四。延伸
小朋友觉得书里小孩像不像你们自己?
大树给你们的感觉,像是谁?
有没有觉得像是你们的父母?平时父母辛辛苦苦带你玩,给你们做好吃的,送接你们上学,好玩具花钱买。你们感不感激你们的父母呢?
回家,你们相对你们父母说什么呢?
五。总结
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已止不住的留了下来。可怜的大树不正是寓意我们的父母吗?父母为孩子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但孩子又是如何来对待自己的父母呢?除了索取,好像并没有其他。他有没有想过对父母感恩呢?虽然小朋友还小,但是其实稍微提醒一下他们,他们是会懂的,会明白书给我们的意义的。
为时不晚,请小朋友知道对父母要体谅也要报恩!要有感激的心!
希望此书的寓意孩子会有所体会,希望他能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对他人付出爱,尤其是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