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你的孩子表达情绪,这很重要

两岁多点的菲菲经常会絮絮叨叨的对我说,妈妈,你不让我吃巧克力,我不开心了;姐姐打我,我伤心了;妈妈,小朋友碰我的小兔子,我不开心了;姥姥说带我找妈妈,没找到,我不开心了;妈妈,我今天特别特别开心;和爸爸妈妈一起,好幸福;妈妈,我爱你!等等等等。

不得不感叹孩子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她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我经常在跟她玩的特别开心的时候,畅快淋漓的对她表达爱,而在她情绪崩溃的时候,帮她确认她的负面情绪并且表达出来。

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不等于好情绪,消极情绪也不等于坏情绪。情绪是一个心理过程,和人的心理需求有关系。当需求被满足时会产生积极情绪,有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会产生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会让人身心愉悦,但是消极情绪同样对人有积极的意义,比如走夜路听到后面有声音,恐惧的情绪会让你加快脚步,从而远离潜在的危险,起到保护你的作用,再比如,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可以让你的压抑得到释放,很多时候大家会说,哭出来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待负面情绪最好的方式是觉察并且接纳它,让它在身体里面静静的流淌,同时也要学会去表达情绪,因为这样做会让身边的人更加懂你,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你的负面情绪压抑着不说,长此以往就向内攻击,变成内伤;要么情绪会转化为过激的行为。如果你能把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反而会更快的消失,很多人用吵架的方式把气发出来就没事了也是这个道理。当然,能平和的表达出来就更好了。

小孩子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大哭,其实这些情绪后面都有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其实孩子在婴儿期,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都是通过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饿了,困了,尿了,他们都通过哭泣来告诉爸爸妈妈,记得有公号作者专门分享过,什么样的哭声分别代表哪种需求。那时做父母的一般都会特别有耐心去寻找孩子哭泣背后的心理需求,但是往往孩子大了,大人听到孩子哭就会莫名的烦躁,有时候还会对他们发脾气。

其实孩子寻求满足的方式没变,是大人变得没有耐心了,你可能会说,就知道哭,怎么了你说啊,你想干什么你说啊!他们不是不说,是不知道怎么说,尤其一些语言发展比较慢的小男孩,更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时候教给孩子表达他的情绪就变得特别重要。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要注意观察,细心一点其实很容易发现他们哭闹的原因。第二步,跟孩子确认他的情绪,尝试着猜一下,比如,宝贝,是不是因为妈妈刚才拿着手机不理你,你不开心了,可以多猜几次,我家两岁多的菲菲,我说对了,她会点头或者说是,猜不对,她会说不是不是。目前为止我还都能猜到她情绪背后的原因。第三步,共情,认同孩子的情绪,比如,哦,是这样啊,这确实是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情,我的宝贝不开心了,一般菲菲听到我这么说,负面情绪很快就会消失,要么停止哭泣,要么继续开心的去玩了。

如果你按照这三步去做,孩子很快就会模仿你的语言来表达她的情绪,如果他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你是不是就很容易听得懂了呢?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会观察别人的情绪,并且会把这种沟通方式用在她的人际交往中。六岁的果果就会经常猜测妹妹哭闹的原因,她会跟妹妹确认以后再来告诉我。懂得和别人共情的孩子一定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更容易走进别人的内心,更快的建立友谊。

教会孩子表达情绪,会让她的负面情绪尽快平复,让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让孩子变得善解人意,在人际关系中相处中,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3评论 2 14
  • 文/月明红红 生命的色调本来就该丰富多彩,浓也好,淡也罢,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日子。每天都有心情去写点东西,是我...
    月明红红阅读 5,656评论 20 53
  • 本周六小学同学聚会,我自告奋勇申请当了主持人,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小时候玩儿的游戏,才发现那个时候真的过得多姿多彩。...
    阎渝锦阅读 1,475评论 0 0
  • 零四年的广州 跨过铁轨,围墙 世界不只有烟尘 希望是紫蔷薇 夏天是那么浓烈 生活是一部纪录片 让爱留在最天真的...
    木李JS阅读 8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