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回村落
这是我既爱着又恨着的土地。
这片土地,陪伴有的人长大,陪伴有的人老去。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昔日热闹的村子里,竟也变得格外冷清起来。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搬到了城里,只有身体孱弱的老人和生活穷苦的人家不得不留在这儿。
我初中就离开了那片村子,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离开了那片村子,我的生活里就少了大部分欢乐,麦收时节大片大片的草垛,打麦子时昼夜不停的喧嚣声,还有那些穷苦人的生活,都离我远去了。
记忆竟然变得模糊起来,终究是离开太久了,但我始终是怀念着。
城市太喧嚣,每天都在发生各种事儿,每天都在见各种人儿,但是却记不得什么,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知道,我还是怀念村子里的生活,不久前去,村子里也都变样了。没有了大片的草垛,没有了地里的庄稼,很多土房子已经倒了,整个村子成为了破败的废墟。竟有一种落寞感,他们都走了。
没有人愿意留在这儿。
单身独居老汉
从我记事起,隔壁家的老汉就一直一个人生活。
听别人说,他老婆嫌他太穷,和别人跑了。他有一个儿子,偷鸡摸狗,被抓到局子里了。后来大概也放出来了,也没见回来过。
他总是独来独往,也不和村里的人说话。白天去工地打小工,下午着着急急回来去田里干农活。晚上,他家的灯光暗黄暗黄的,冒出一阵一阵的大浓烟。他家的门是别人不要的,又破又旧,每天关门的时候得弄半天声响才能把门合住。
我小时候的记忆全是他骑着上世纪的老式自行车匆匆忙忙去工地的场景,有时见到他,看他满脸严肃,我也不敢说话,迅速跑到自家院子里了。
他也有满脸笑容的时候,每年过节村上的干部都会给他送米、面,他的脸上难得挂出笑容。有一回,上头给他送了个大彩电,他转手就给卖了,因为他自己有18寸的黑白电视机。
他被评为村里的困难户,村里要给他盖砖房。他高兴极了,下午便忙里忙外的把院里的砖和木材往屋里搁。“这是政府给咱盖房子,政府掏钱,我的东西放到院子里,他们肯定要用了。”
过了几天,便听见给他盖房子的工人埋怨,每天干活连饭也不给吃。别人家怎么也都是大鱼大肉的,这倒好,来他们家每天还得自己找饭吃。母亲善良,便把他们叫来我家吃饭。
后来,新的砖房盖好了。也不见他搬进去,听别人说他没有像样的家具,而且搬进砖房还得在花些钱收拾才能住。新房盖了好多年了,他一直没有搬进去。别人问他,他来一句“住不住先盖上再说,不盖白不盖。”
老汉是村子里的议论对象,教育孩子都能来句,“没有本事以后婆姨跑了,就成为他那样的老光棍。”男的顶嘴,“我觉得人家过得挺自由的。""那你和他过去,去,今天晚上就去。”男人钻到老婆怀里,笑嘻嘻的不再作声。
十年过去了,我又回到了村落里,他没离开这儿,他也离不开这儿,还是急急忙忙的去工地干活 ,还有他那个老式自行车,好像快散了架,和宽阔的马路极不相衬。
改嫁又遇植物人丈夫
我有一个邻居,叫陈三。
他算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据说念了个高中。在村子里普遍都是小学的文化程度下,他是父母那辈人眼中的文化人。
他长的知书达理,浓眉大眼,说起话来很有读书人的味道,我小时候最喜欢和他讲话。后来,他老婆得癌症去世了。他便开始向一个寡妇示爱,寡妇的丈夫去世后,给寡妇留下了不少的赔偿金,足够在城里买一套房子。
村里人都说,要不是看上了寡妇手里那点钱,他怎么会上赶着呢。
寡妇也不傻,陈三还有个儿子十几岁了,转眼要结婚娶媳妇,自己嫁过去赔偿金怕是要被陈三儿子花去了。
后来,在我心中儒雅的那个叔叔,开始成天喝酒,三更半夜醉熏熏地去敲寡妇家门,还说了很多肉麻的话,结果被寡妇轰出来了。
又过了一个月,他结婚了。娶了隔壁村的一个女人。那个女人丈夫喝酒赌博,成天对她拳打脚踢的,她跑了出来,离了婚,嫁给了陈三。
村子里又开始议论起来了,那个女人的人品被人们所诟病。不是今天偷摘别人菜了,就是前天和哪个妇女吵架了。村子里划分宅基地了,她也能和陈三的兄弟和哥哥争个鸡犬不宁。
日子也就这样慢慢过着。有一天,出事了。陈三外出干活被车撞了,成了植物人,昏迷不醒。女人获得了很大数目的赔偿金。
然后,她把所有的锁都换了,不认陈三的儿子了,陈三的儿子无处可去,天天找村干部。母亲说:“她是想拿赔偿金给自己的亲儿子娶媳妇,也算自己以后要照顾陈三一辈子的补偿了。”
这次回去,他们家已经搬走了。
等待情人终生未嫁的农村姑娘
母亲用自行车载我去镇上赶集。
农村的夏天,天气酷热。但是丝毫没有阻挡住村里的人儿农忙的热情。他们习惯了受苦,习惯了在闷热和潮湿的环境里做体力活,虽然累,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活着的。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不可以换点轻松的事情做,大概也是懒得想,大家都是这样的,父辈也是这样的。记着村里的老一辈儿年纪大了还在田地里割草,谁劝他们休息会,他们就和谁急,“我是庄稼人,庄稼人不在田地里刨还像话!"
“那个女人,年轻时看上了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家里不同意,就一辈子没嫁。”母亲给我讲。我看到和母亲年龄差不多大的一个女人,在这接近38度的高温里,围着头巾,戴着口罩,身上裹得严严实实,手脚麻利的在靠近路边的田地里割麦子。
农村是不讲究浪漫的,更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当时的年轻人大多是村里的媒婆介绍,差不多顺眼,合乎对方的条件就私定终身。我父母那辈更是没有爱情之说,所以对那个可怜的女人,内心竟有丝复杂的意味。
后来又是一个大风天,我放学回家,冬日的寒风刺骨,我不由加快了脚步。远远望去,一大片的土地中,她,还是裹的严严实实,一个人在田里干活。
这样的恶劣天气,没有人愿意出来,大家都窝在火炉旁聊天。一望无际的土地中,光秃秃的,她一个人显的落寞又孤独。
住在娘家别人会说闲话,所以她独自一个人搬出来住了。她不愿意多走动,平时除了去田地里干活基本不出家门。虽然我们在一个村子,但是如今回想起来,我却没有见过她的正脸,回忆里只是她的背影。
一个人到底生活的怎么样,只有她知道。
如今她生活得怎么样,我也不得而知。
我时常在想,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每个人的故事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生活是无法比较的。一个人的生活并非孤苦,也许多了些潇洒自在。物质丰富的人并非开心,他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凡人所不及。农村里的农人也并非悲惨,也许他们对田地就抱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呢。
我想,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满足。一生短暂,抓住现在,当下的幸福最重要。无论你过得怎么样,这都是独一无二的你。
本文作者/陈鱼
生于西北,后到成都,独自一人,爱看风景,喜欢安静,时常写点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