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挽联一幅

杨柳新攀,默存聚槐处;

绛云余绮,再惠锺书缘。

——敬挽杨绛先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①藏头联,隐“杨绛”之名。

②攀,折也,代指先生辞世。

③杨柳,喻先生万古长青。

④钱锺书,字默存,号槐聚,逝于北京;今杨绛亦逝于北京;二位先生生死相依,故曰“默存聚槐处”。此处倒用钱锺书先生号,非是对先生不敬,实意在与下联对仗工整耳。

⑤绛云,赞先生绚烂明丽、潇洒出尘。

⑥余绮,“余霞散成绮”之意,言先生老当益壮、笔耕不辍。

⑦“默存聚槐处”既为字号连缀,又含完整语义,下联欲工,亦须如是;二位先生俱是无锡人,无锡有山名惠山,其上有泉曰惠山泉,号“天下第二泉”,是泉是山勉当“再惠”二字;则“再惠锺书缘”之对,非唯地人合一,亦生详赡新义。

⑧或曰:“默存”“再惠”之语虽然字面对仗,然“默存”固为专名,即钱锺书字,而“再惠”本非特称,故此语似工非工;余意,可鉴苏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一诗中,“长江”“好竹”相对之例。

⑨“再惠锺书缘”,愿二位先生来生再结良缘、再续中华文脉嘉惠学林。

(按:挽联作于先生仙逝之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