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二十六)犯错
从“海上之盟”到赎回燕京的过程中,徽宗君臣犯下一系列错误,有些错误十分严重,甚至直接关系到北宋王朝的生死存亡。
第一个错误:傲慢无礼
与金国联络之初,徽宗君臣认为女真人首领不过是辽国册封的节度使而已,没资格和大宋平起平坐,始终未将其当做平等国家对待,在交往中一直使用诏书而非国书,引起阿骨打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宋朝最初接待金国使者时,按照藩属国的规格,后来在高庆裔等人抗议下,宋朝才按照辽国的规格接待。
宋朝赎回燕京之时,阿骨打除了狮子大开口,索要一笔巨额的“代税钱”外,还屡屡故意刁难,先后索要“常胜军”、逃到宋境的辽国官员和数十万石粮食,使宋朝额外付出了巨大代价,阿骨打的举动,很难说没有报复当初宋朝无礼的想法在内。
第二个错误:犹豫不定
徽宗得知辽国已知悉宋金结盟的消息后,担心遭到报复,一度中断了与金国的联系。
到了约定的出兵日期,因爆发方腊起义,宋朝将北伐的部队调往江南平叛,无法按时出兵,徽宗有意毁约,故意躲开金使不见,使金使在登州和东京滞留了几个月。
虽然宋朝最终没有毁约,但已经给金国留下不守承诺的印象。
实际上,金国方面对联盟也曾动摇过,如阿骨打请求天祚帝册封为“大金国皇帝”之际,尚未产生灭亡辽国的念头,假如当时天祚帝完全满足阿骨打的条件,金国也极有可能中断与宋朝的联系。
第三个错误:准备不足
徽宗君臣事先未做足准备工作,不了解营、平、滦三州的历史,想当然的认为其属于幽云十六州,既使宋朝使者在与金国的谈判中陷于被动,又引发了张觉事件。
宋朝两次北伐燕京,同样准备不足,被劣势的北辽击败,损失惨重,不得不额外支付巨额金帛,从金国手里赎回燕京。
两次惨败,将宋军不堪一战的弱点暴露无遗,金国不仅更加轻视宋朝,而且已产生灭宋的决心,几年后,金国扑灭辽国残余势力,后方稳定之后,立即挥军南下。
第四个错误:示弱于人
宋金结盟,双方为平等关系,只须约定两国出兵日期和如何瓜分辽国疆域即可,但徽宗却一直打算借助金国的力量收回十六州,主动提出将原来给辽国的岁币转交给金国,以金钱换取土地。
徽宗的示弱表现,使女真贵族普遍认为宋朝软弱可欺,在后来的交往中,气势凌人,飞扬跋扈,就连之前一直认为“宋朝立国超百年,必有强大军力”的完颜粘罕也开始轻视宋朝,要么武力相威胁,要么主张占据燕京不还。
第五个错误:急功近利
宋朝与辽国交往时,宋朝的接伴使不会直接从边境把辽国使者带往东京,而是带着他们兜几个圈子,使其无法准确识别京城的距离和位置,因为所谓的使者,往往身负一定的间谍使命,利用出使的机会,侦查对方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和道路情况,已备将来可能之需。
宋朝接待辽使时规格有限,使用的器具也较为简朴,以便给辽国人造成宋朝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富庶的错觉,从而避免辽国入寇。
但与金国交往时,宰相王黼急于建功,令接伴使不再绕路而行,金使从燕山到东京,仅用了7天,往返数次皆如此,这样一来,就导致金国使者们知晓了东京的方位和大致距离,为日后金国南侵直扑东京,创造了条件。
接待金使时,王黼极尽铺张之能事,“每至辄陈尚方锦绣金玉瑰宝”,金国人垂涎宋朝富庶,,邀索不已,后来更是挥师南侵。
第六个错误:以民代军
宋朝以燕京数州3万余户百姓代替郭药师的“常胜军”,不仅进一步壮大了金国的实力,也使燕京一带百姓对宋朝恨之入骨,不少青壮年加入金军,参加了南侵的战争。
第七个错误:招降张觉
宋朝通过谈判获得营、平、滦三州失败后,就改变策略,派人招降了三州守将、已经降金的张觉。按照约定,宋金双方不得招降和接纳对方人员,宋朝此举,已违背约定,无疑为金国南侵提供了口实。
当然,即使宋朝不违约,强大的金国也必定南侵,只不过在时间应当会再晚几年,但徽宗无意加强边防,所以北宋依然在劫难逃。
宋朝迫于金国压力,处死了张觉,并将其首级送往金国,这个行为,寒了“常胜军”的心。金国南侵时,“常胜军”立即倒戈,成为进攻北宋的先锋。
第八个错误:拒谏纳非
马扩极富远见,向朝廷提出多项高屋建瓴的建议,但都被否决,如果他的建议能被全盘采纳,北宋王朝很有可能会避免亡国的噩运。
童贯部下官员以民代军等诸多错误建议,却几乎都被朝廷采纳,这些建议无一例外的加速了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