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自我价值
今日感悟:在生活中,一旦我听到朋友或者父母给我的批评或评价时,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在心里认为这就是我的错误,即使他们提出的并不符合我的真实情况,那只是他们对我的误解和不了解造成的表面印象。我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这样说”,但紧接着内心深处就会告诉我,“既然他们提出了,那就说明我一定有这个问题,我要去改正,向着他们希望的样子去改变。”然而当我努力去改变自己,但依旧达不到他人对我的要求和期待时,我会恼羞成怒,去指责对方对自己要求太高。像一只刺猬一样,通过去刺伤他人来保护自己柔软的内心,不愿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但其实只要我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就能察觉到这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是内心的自卑在影响我的行为。
就像书里所写的那样,我现在就处于情感的奴隶的阶段。我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在乎他人的评价,为他人而活,这是我已经不知不觉建立起的生活状态。现在,我终于懂得了自己如果想变得优秀,最重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建立。当我们的内心开始苏醒,会有一种独立自我感,会觉得为什么要去为别人付出,为什么要去迎合别人,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能够看到他人,能感知到别人的痛苦和不容易,这时就会产生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付出自己的爱。我们必须觉察自我感受,从内到外的来感受,从需要从外界得到认可,最终变成自我认可。当形成内在自我时,才能够更真诚的表达,感知自我感受,真实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与他人进行有目的有效沟通。
只有我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自我价值,我才能更好的实现我自己的价值,不受他人的束缚。真正看清自己之后,才能看清他人,最终达到既表达自己,也关心他人。
2.关键词:体谅他人
今日感悟:在大学生活中,由于我从来没有住过校,我一开始非常不适应,要与宿舍的其他三个人相互融合,也发生了一些矛盾。我记得当时一个舍友告诉我,没有人会一直宠着你,你也要去学着理解别人。当时我很委屈,我明白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我那时对理解他人的认知就是去迎合他人,我觉得那样很虚伪也很累,那是我最讨厌的一类人,我不想自己变成那样。
但在今天,当我看到“我们帮助别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时,我忽然明白,理解并不是迎合,我了解他人的需求,在不牺牲自己的情况下,在我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对他人进行帮助,这就是理解,并不是没有自我的去迎合。我会觉得理解他人很痛苦是因为我既不能感受自己的需求,也不能体会他人的需要。迎合别人也是不对的,那其实是对他人和自己的不尊重。我们在迎合他人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他人的需求,按照自己认为的对方的要求去迎合,自己做的不情不愿,对方却还觉得你不按照他的需求做事,最后,大家都不如意。所以,我要去体谅他人,不去迎合,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3.好文节选: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当我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之后,我们会变得乐于助人。我们帮助别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和快乐的行为。
人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
一般来说,在存在多种感受的情况下,一个人会诉说那些还没有得到倾听的感受。因此,倾听的人无需一开始就对各种感受同时做出反馈,而可以自然地从一种感受过渡到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