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闲人”的理解

A:我认为此句中的“闲人”有悠闲的意思,看“相与步于中庭”这句,从“步”子字苏轼与张怀民是在散步,不是“跑”,可见作者此刻很悠闲。

B:我想向A提问。从“欲睡”可以看出,作者根本睡不着,所以会看到月光。那他此刻应是烦恼忧愁的,何来悠闲?

A:我来回答B的问题。从后文“欣然起行”可见作者在看到月光是非常高兴的,所以在后面与朋友的夜游应该是很愉悦的,且后文“空明”的意思是是水的澄澈,可见月光确实很美,如此美丽的景色令作者陶醉,综上所述这里不是烦恼与忧愁。

B: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当时作者已遭贬黄州,且“念无与为乐者”可见作者没有共同出游之人,那么也应是忧愁的呀?且为何又去找张怀民?

A:通过对苏轼的了解,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所以他并不会忧愁,,且他找到了同样遭贬的朋友张怀民,两人有共同的经历,从“怀民亦未寝”可见张怀民也难以入眠,志同道合的两人才会共同出游。

C:我想要反驳A的观点。作者当时遭贬,意味着他当时已并不忙碌,无所事事,那这里应该用清闲更为合适。

A:我想向C提问,悠闲与清闲有何区别?

D:我想来回答。“悠闲”是在做一件事的感觉,而“清闲”是一种处境,指人很少受到打扰。这两者应该是可以共存的,悠闲与清闲都可以。我还认为,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感慨,体现作者认为只有自己和朋友会有闲情雅致出游。

B:我想提问D的观点。为何作者会这么认为呢?

C:我赞同D的观点。我认为这里作者被遭贬无事可做,有了多余的时间,也有一种自嘲的意味吧。

E:我赞同C、D的观点,闲可以组一个词“闲置”,作者因为作了讽刺变法的诗作,被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自己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被朝廷弃置,且最后一句中的“耳”解释为“罢了”,应是一种自嘲的语气。

B:我认为这篇文章与《答谢中书书》类似,作者在结尾应该也是认为自己不会被世俗纷扰,在遭贬时也不愿去争名夺利。

A:我想提问B的观点。文中并没有体现这一点,是如何看出的?

B:因为苏轼本身是豪放派的诗人,他不会去讨好朝廷之人,且对功名利禄也看的淡薄,所以不会去争名逐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醉美“十里画廊” ...
    百无一是阅读 520评论 0 1
  • 从小到大,很少遇到残疾人,即使有,也是在火车站附近见到在路上或趴或坐,或乞讨或卖艺,对于他们,我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
    胖猴打滚叮了个咚阅读 267评论 1 1
  • 放弃轮回中的哭泣 此生为人究竟到底有何意义 读书工作为房为车天天努力 劳劳碌碌辛苦一生力拼成绩 老来临终金银如山有...
    见法益阅读 2,071评论 0 1
  • 文/辛苗 读罢程华芳的《此生,做这样一个女子》,仿若是和作者做了一次交心的谈话,听她娓娓道来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让...
    心中的小火苗阅读 1,649评论 4 4
  • 徐昊每月都会出现一种怪病,全身灼热每月凝聚灵气都被烧的剩下一丝,但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徐昊身体里残留的那一丝灵气是...
    燎原徐阅读 2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