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岁的宝宝想表达什么》听书笔记

核心思想:养育孩子首先要理解成长的内在规律。

1.养育孩子是个协作游戏,孩子才是主角,父母只是配角。

2.成人总是希望世界是稳定的,但婴儿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骤然进入到婴儿变化的世界里,习惯稳定的父母自然会不适应。如果他们尝试让宝宝快点进入稳定的成人世界,一定会在某些时候会受挫,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徒劳。父母需要从心底接受,对婴儿来说变化是常态。该发生成长的总会发生,只是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这样,就算不能解除疲劳和焦虑,也一定能避免绝望和痛苦。

3.出生之后,宝宝的情绪交流能力会越来越强。高兴的时候,宝宝会笑,手和脚会动来动去。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他就会大哭

4.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宝宝来说特别重要。为什么?因为她能让宝宝感到安全。跟很多的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好像还没准备好就降生了。他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坐起来;一岁左右才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宝宝明白这段时间只靠自己不行,他希望妈妈时刻在身边,能保护他、照顾他。妈妈情绪稳定,宝宝才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5.好奇心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更是创造力的基础。

6. 在创造中,孩子的好奇心满足了,他才会开始新的创造活动。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满足好奇心。

7.有了自我意识的宝宝,懂得了说“要”和说“不”的力量,他开始使用自己的力量。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这种力量,而不是对抗它。宝宝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意见都是在发展自我认同,他正在认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爸爸妈妈似乎也能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特质了。但是,这种特质似乎又不太稳定。有时候,宝宝会像换衣服一样,实验不同的感觉,时而爱出风头,时而又特别羞涩。探索的过程对宝宝来讲特别重要,因为他需要按照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做他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