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茫,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你焦虑,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你一事无成,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完美主义,怕自己做得不好,所以干脆不开始,又或者是畏难情绪,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无从下手。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拖延。
在小灶群的这一个半月,剽悍晨读和晨读感悟,对我而言就像吃饭一样自然,一顿不吃饿得慌。
偶尔我也会卡壳,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偶尔我也会想偷懒,想着不写也没关系;偶尔我也会犯完美主义,怎么写也写不好,不写算了?
但不管怎么样,首先我会读一遍《剽悍晨读》,然后用X mind 做出思维导图,再理理思路,列出框架。有时列不出框架,就直接先记录灵感,一句话也好,一个词也好,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
《做,就对了》,不管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框架,先动手写。有时实在没灵感,我就干脆写一句“灵感,你去哪里了,怎么还不来”?这是个好方法,相当于在用文字跟灵感对话。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确实如此,越是不知道写什么,越是要坐下来写。写作就是通过文字记录你的不安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一旦被转移到纸上,大脑不就清空了吗?
我很佩服每天都写晨读感悟的灶友们,不仅高产还高质量,我常常在想“他们得花多少时间”?他们花了多长时间我不清楚,但肯定没少花时间。我自己写作是不确定的,有时半小时,有时八小时,像心电图一样波折起伏。
由于每天中午我都要午休,所以我就规定自己必须在午间半小时完成晨读感悟,午休前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和收集资料。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但是有了午休这个刚需,写作速度确实提升了不少,不会超过一小时。
节假日作息不规律,就很难限定在中午完成,可以挪到晚饭前,或者睡前半小时,以吃饭和睡觉这样的刚需督促自己快去完成。
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据我亲身经历,惩罚比较有效。比如,如果我现在不快点完成感悟,午休的时间就会减少,一想到这一点,我的大脑就飞速运转了。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天写1000字左右。对于这个标准,我有过两种思考方法。
一是,我已经写了600字了,不急,只剩400字了,这时我就会慢慢写剩下的400字,结果比前面600字所花的时间还长。
二是,我才写了600字,还有400字没写完,不行,我得加快速度。这种情况下,我会越写越快,即使不会加速,也会保持原有的速度,很快就完成。
负债心理会让人产生一定的焦虑,催促你自己去完成,否则就不安心。这种有积极有用的焦虑,就需要好好利用。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以前做语文试卷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最后作文没写完,我从来没发生这种状况。因为,我一直是最后写作文,每次都只留半小时,并且每次都写完了。后来,即使多留40分钟,我也只需要半小时。
所以,人啊,不逼一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