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听了李佳关于如何看书及讲书的一二三分享,挺有收获,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一个核心:讲你所做,做你所讲。
我们看书应该怎么看呢?最好的就是带着问题看,抱着解决问题的心理,这样看的效果才越好,吸收的也越多。而怎样发现问题呢?就是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解决了,自己会有怎样的收获;如果不解决,会有什么后果?经过这样不断地拷问,你就会发现自己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书本去看。看了不是看了就完了,看完仍然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要怎么用起来,并开始实践起来,只有在行动中才能验证方法是否可行,而可行之后才是你讲书的有力支撑。
其次是二个介绍书结构,分别是FABE结构;即兴演讲结构。
FABE结构,拆解开就是特征、优点、利益和验证,用来做一分钟的书本介绍,非常适合。
另一个就是即兴演讲结构,讲述重点是什么,然后结合自身的实践展开讲述。这个时间可长可短。
再次就是三个讲书模式。
樊登模式: 为什么分享这本书+作者介绍、书中的知识点+案例 (可以是书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能验证观点的例子)。
得到模式:总分总结构。先开场报站+三点具体展开+结束。
还有一个是喜马拉雅模式: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深情并茂的演绎。
总结一下,看书要带着问题去读,读了就要实践,这样才能讲我所做,做我所讲。另外介绍书有两个结构:产品介绍式和即兴演讲式,针对场景和时间选择不同的应用。最后就是三中讲书模式,樊登、得到还有喜马拉雅式。
最后,想再补充一句:读书不在多,关键是要用,知识只有内化成自己的才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