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东街小学 成喜欢
为什么白鸽不能在沙地上安稳的栖息?
为什么炮弹屡禁不止?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自由?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假装没看到?
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人”的称号吗?
战争何时才能真正平息?
和平何时才能真正来临?
……
一连串的❓
可答案都在风中飘荡……

飓风大姐郭明晓那优美而又令人沉思的晨诵课——《答案在风中飘荡》,带我们走进了今天的学习。

郭老师的晨诵课让我们知道:晨诵,既可以简短精炼,直奔主题,享受语言美,又可以细致欣赏,主题诗,复习诗,细细品味,感悟语言,语境,语意,享受过程美。

不一样的晨诵,不一样的氛围,却又一次诠释了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应植根于教育之中。
昆山中学历史老师沈克学,带我们重温学生梦,认识了“圣雄甘地”,一个被称为“乞丐外衣下的伟大灵魂”的人。了解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更多的是让我们认识到甘地是一个具有道德、人性、尊重、和谐、宽容、仁慈之人。这也正体现了现在新教育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先生的《人文阅读中的职业启蒙教育》更是让我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人文教育的势在必行,并且对现代的教育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尤为重要的是他的报告让我第一次接触到职业启蒙教育,一个对我来说陌生而又遥远的新词,但又必须面对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的被教育对象。他让我知道了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协作。更需要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呵护孩子的职业梦想,丰富孩子的职业体验。

他推荐的绘本让我改变了对绘本书籍的认知(原来我一直都认为绘本是给低龄孩子看的),殊不知绘本依旧能吸引高年级学生甚至成年人,它可以让读者在简单直观的绘画,简短精炼的文字欣赏中,立刻就会明白更深刻的道理。这在昨天吴青教授报告中所说“用最简便的方法教会学生”正好不谋而合。

儿童文学作家,新阅读研究所执行所长李西西带我们走进轻松一刻——欣赏电影短片《神奇的飞书》。


这个片子给人的感觉是欢快轻松,却可以这么寓意深刻!短片里把书拟人化的点子很吸引人,书的价值在于被人阅读,而人因为读书生命中也有了更多色彩。看完这个片子真的是感动我了,有一瞬间好想拥有这样的人生,用生命的长度去感动人,用生命的长度去守护书。


河南周口榜样种子教师赵丽分享了她的教学生涯。分享了她为了学习新教育,为了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而走过的艰辛历程,从她身上我知道了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蓝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副所长。


蓝玫老师带给我们看似可笑,实则发人深思的一组图片,真切地让所有老师,所有家长感觉到都在逐渐的把自己的焦虑,不知不觉地蔓延到孩子身上……从她的报告中,老师们知道,在家校共育中,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一定要以孩子的成长为目的。在父母和老师眼中、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娃!

童喜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萤火虫义工,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创办人兼所长,《教育 读写生活》杂志执行主编,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新教育理事会副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童老师带来的《完美教室里的人文解读》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方法做了更深入的指导。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情怀,无不呼吁当今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要让自己的教室,自己的课堂充满人性,让人文教育,温暖每个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