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是CPA会计中一个重要概念,还牵扯到合并财务报表这个重量级问题。是一个重点,可能一开始难以理解。这次分享一下个人对于递延所得税的逻辑,就会发现,递延所得税其实很清晰,很合理。
本话题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解释:
一、为什么要记录递延所得税?
二、什么叫做递延?递延如何在日后期间恢复?
三、讨论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处理问题
一、为什么要记录递延所得税?
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最重要的事之一便是获取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此时,投资者往往最关注的点便是企业的净利润。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账务的处理,要本着使投资者理解,反应客观事实为基础。净利润是最受关注的,也应该最大程度避免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1. 首先区分一下会计报表和税务报表。可以理解为:
企业的会计人员以会计的准则做了一张本年的利润表,以会计的税前利润计算出净利润(税前利润 - 所得税费用)。
税务局的人员,也做了一张报表,但是以税务的准则,如此产生了税法所认可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便是税务报表中的净利润。
2. 再区分一下,所得税费用和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费用是会计报表中利润表的一个项目,是权责发生制的概念(不管税务收多少,我当年就确认这么多所得税费用)。而应纳所得税额则是真金白银的流出企业,是收付实现制的概念。那么,所得税费用和应纳所得税额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呢?这就是Δ递延所得税资产,与Δ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影响。
公式为 所得税费用 = 应纳所得税额 + Δ递延所得税负债 - Δ递延所得税资产。
为了语言简洁将使用DTL(Deferred tax liability)代替递延所得税负债,DTA(Deferred tax asset)代替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个简单的情景:
企业会计人员,计算出的会计概念的所得税费用为100万,税务机关的人员计算的税务概念的应纳所得税额为120万。会计人员面临一个进退两难:
第一,不能违法呀,所有120万要老实的交。(所得税费用记录过程中产生的短暂记录)
只要交了就得做分录
Dr 所得税费用 120w
Cr 应纳所得税额120w
第二,我企业今年就是100万的税呀,老板包括投资者又不跟税务局打交道。他们用,税前利润 * 税率,得到了报表的净利润100w。(希望看到的所得税费用的结果)
这时递延所得税就上场了。(均假设期初DTL与DTA余额为0)此时记账:
Dr 递延所得税资产 20w
Cr 所得税费用 20w
在此条分录之前,企业已经记录了120万的所得税费用,减少20万,这就保持与直接利用会计报表计算的所得税费用相等。
这也吻合我们上面提到的公式:所得税费用= 120w - 20w = 100w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可以这么理解,当年多交税(企业的角度本来只需要100w,却交了120w),以后少交税(下一个话题讨论:为什么日后可以少交税)。是不是很符合资产的定义,能减少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反过来,如果税务要求交本年交100w,企业会计利润计算出来的是120w,那么:
Dr 所得税费用 20w
Cr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w
也很这样也符合负债定义。
下一次的文章将讨论什么叫做递延,为什么DTA能减少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DTL能引起未来经济利益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