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的《北大思维编程课》分享完结

迄今为止,对于学习或者工作上瘾、所谓欲罢不能、所谓进入浑然忘我高度愉悦的过程有严格的心理学研究,这个理论叫心流理论。

怎么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有六条:

1.做自己倾向于自己去做2.有清晰的目标3.对当前的挑战与能力相匹配,前者要略高于后者4.即时反馈5.专注一致,浑然忘我6.做完之后,去回顾感到极度愉悦。

这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上瘾的几个基本的阶段和步骤。非常简单,一点都不复杂,经过大规模的检验。

方法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原因是缺少精确的认知。免费领取课程+幑信 ③.⑦.⑧.④.③.⑥.⑦.④.⑦


达成目标是人生根本的能力,设置目标也是人生根本的技术,无论做任何事情根本性的技术。随着这个技能、技术的提高,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大家会觉得很简单,那怎么把这些方法用起来?甚至是用到极致?

列夫.托尔斯泰说:

“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这段话背后有巨大的秘密,它蕴涵着你应该怎么去做,这么去做会开启一种新的学习和工作的状态,那种极其高级的状态,而且能快速的把我们能力和水平拉到相当高的高度上去。

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专注的秘诀是什么?

之前有讲过99.99%的人都败在了目标上,不知道如何去设置目标,知道之后不去设置目标,设置目标后又不去无所不用其及的去达成目标。所以,做事情做不到那个份上。你看,列夫托尔斯特是怎么做的?写那些伟大的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不断设置精确的目标,去挑战那样的目标,然后浑然忘我。通过设置目标,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有成果,不断得到反馈,不断得到奖赏,浑然忘我。

道理和方法和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山姆伍尔顿说:“I believe in  always having goals,and  always  setting  them  high.”

更严酷的是99%的人没有目标,所以治于人,治于环境,被环境所破,被他人所破。

巴菲特业余时间每天投递500分报纸,从7岁的时候卖到大学,你抄写一句话的付出的能量大还是他投递一份报纸的能量大?所以大家对于努力这个词是有巨大认知偏差的。

考研群,每天少于10页的笔记,是假学习,感觉你是在考研,实际上是在假考研。你想专门去突破英语,300多篇精选文章看下借鉴下其他战友的经验,可你都不想去看,那你想去突破英语,那这不是在幻想吗?所以,时常问问自己是在真学习还是假学习?

所以,学习训练都是不能含糊的。

这些你都知道,那你到底有没有精确的知道,你能不能复述出来?知道你怎么不去做呢?目标也不复杂,那你为什么不敢去设置这样的目标?不敢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设置目标呢?

1.无知 不知道有这样的方法和技术;不知道后续效应,做到后多么好,做不到治于人。

2.犯懒

3.恐惧失败,万一失败怎么办?

其实对于失败的恐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你有所成就之前根本没有多少人在乎你的成败。不要把失败看的那么重,你成的话,就拿到东西了,败的话,就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去挑战,很简单,不断的这样的去做。

在你建立自信之前,你甚至不曾有过自己的人生,就是那种敞开心胸去生活的那种感觉,未曾有过,除非你有自信。

自信来源于什么?自信来源于一次又一次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开始的目标很愚蠢很小,一分钟背一句话,一天背一篇文章,没有人看得上,然后你挑战一天两篇文章,也没有人看得上。但是你把100篇纯正的英语编辑在自己的大脑里,随时可以调用的,那时候你会震惊很多人,挤压群雄、一枝独秀。那时厚你会感受到敞开心胸去生活的感觉,踏踏实实的感觉。而且那时的能力,会随时随地就会帮助很多人。

课程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非常重要。通向快乐最简单的办法是,尽快吃,大量吃,正确的苦。去设置目标,去无所不用其及的去达成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