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等等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属于社交媒体的文化,这种文化当中,既有值得推广的,也有很多怪象,今天,我想说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交媒体中的职业哭丧团。
说实话,在最近发生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前,我还可以忍受这种“职业哭丧”文化,毕竟,缅怀伟人的方式有很多种,“职业哭丧”无论是否得当,确实也算是一种。但当我发现,那些职业哭丧团的团员,为了抢热度,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好像他们忽略的是,他们缅怀的对象。就拿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如果不相信,你不用反问这些人,霍金是研究哪个领域的,单单问问他们霍金是哪各国家的,他们都答不出来。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个缅怀的对象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他们更在意的是他们的键盘侠的文字,如何快速有效的占领热搜,如何显得自己更加有文化!这种感觉,就像是恶狗抢着吃屎,孝子抢着带孝帽子!
为什么霍金离世,我觉得我忍不了这一个群体?正是因为霍金的去世,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去应该怎样去缅怀一个就给社会重要价值的人。
首先,作为一个网友,你应该尊重逝者,不应当让逝者成为一个博眼球的手段,一个互相谩骂的平台,当某位名人去世的时候,往往有的网友会说一些中听的话,会提到职业哭丧团的哭丧行为,然后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恶言相向,就比如,当某一位网友评论“这条新闻下有多少人是职业哭丧团!”肯定会有网友跳出来“你死了我们肯定不缅怀!”
没错,前者所言确实犀利,但确是不争事实,而后者行为暴露了自己的素质,和对死者的不尊敬!
所以跳出来恶言相向的都是职业哭丧团的,这类人的共同点就是死者是谁,认不认识,有啥作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键盘的速度,文字犀利程度和热度!
其次,你要尊重这位逝者所留在社会上的建树。霍金所研究的内容,我相信网友当中的大多数是门外汉,而且,关于物理,天体运动,黑洞理论,太多人头脑中是空白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想了解这个学术,可以试着看看相关新闻杂志,通过了解学科理论了解霍金这个人,如果你真的觉得霍金留下建树很值得自己去学习,做一个他的学生,好好研究,在我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霍金的理论是对他最好的缅怀。而他的学术,专有名词,不应该成为职业哭丧团装逼的关键字
最后,缅怀伟人,不应该只停留在一条微博或者微信。关于这一点,明星的离世最明显,曾经一位明星去世,说实话,大众对她的认知度并不高,但是,这却毫不妨碍职业哭丧团的行为,一条一路走好,她和她不知名的作品就一起消失了,又有几个人去搜搜他们的作品?
我记得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也是有一大批职业哭丧团的微信微博,对我来说,杨绛先生的作品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之后的半年,我把先生的著作一本一本的读了一遍,无论是《我们仨》,还是《走在人生边上》,还是《干校六记》,还是《洗澡》,我看到了先生平凡但毫不平庸的一声,用扎实的学习的态度,输出了很多值得深思,有的也思考不透的文字,而她平凡的性情,安之若素随遇而安的处事态度,却也像她的“好读书”奖学金一样鼓励着像我一样崇拜她的读者!这是我的缅怀态度。
至于说,不认识的,不了解的人,我宁愿选择不发言,不打扰,我相信作为逝者,安详的走是最好的结局,一切不认识的哭丧都会让逝者以及家属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