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我的补习班学校里有很多学员,其中90%以上的学员都是成年人,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在业余时间来上课,工作时间上班。
算起来,我进入这个补习班的时间并不长,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我从入门学员成了满分学员。
前两天,接到我们教学主管的通知,要为“课件马拉松”的颁奖仪式做准备,学习经验、坚持下去的动力、下次马拉松的宣言等等。
除了这些他还说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如果不是你上台发言,我都不知道我们还有一个刚来三个月就得满分的优秀学员,你这学习得有点太低调了。”
刚来上课没多久的时候,我还是很十分喜欢整个教学环境,清新亮丽,我很愿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慢慢的我发现的一些学员在这里就是聊天,聊的很多都是八卦琐事或者兴趣爱好,明明墙上贴着“Please speak English”,但是他们依旧视而不见。
后来,我就很识趣的上完课完成今天的学习计划就离开。这样,这句“太过低调”就有了解释。
在他们谈论的话题里有几点我经常听到,也有人当面问过我的意见。
“为什么我学了那么久还是没有一点效果呢?”
“我还是觉得做那个课件做了那么久根本没有什么用,我考试又挂了!”
“你来这儿学了多久了?你觉得有提高吗?”
“我还是听不懂外教说的话怎么办?”
……
我是没有那种一朝一夕就练成大神的本事。以上的几个问题里,有一个共同点:因为短时间的学习不见成效他们就有了质疑,质疑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学校提出了质疑。
在我的认知里,语言是一门很复杂的文化,这种复杂需要长期的使用和反复的咀嚼才能一点点吃透的。
我在学校的英语教育学到更多的是考试技巧,我承认我也学到了很多的单词,语法结构也不差,这确实是学习基础的优势,但是当我想跟外教说一些日常之外的事情,我还是没办法谈吐流利。
从而我认识到一门语言的艺术魅力需要慢慢品味和咀嚼,而不是一蹴而就。
2
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隔壁的妹子曾给我讲过她们家堂哥和表哥的故事,其中表哥天赋异禀,聪明绝顶,还没上学就会算账。堂哥则资质平平,与常人无异。
上学之后,表哥更是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随便上上课就能拿高分,在他眼中上学考试相当容易,肯本没有什么挑战性,高中没上完就辍学去挑战社会这座高山了,经过一番番的摸爬滚打,现在当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店,生意红火。
堂哥与他相反,按部就班的一步步上学,考大学、读研、考博……现在工作体面,薪水棒棒,还有了美满的家庭。
说起来,因为是亲里关系,方方的堂哥和表哥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至于怎么比较的,不解释。但是仅从现在来看,两人的人生可以说已经到了势均力敌的程度,至于以后会怎样家人们也不敢妄加揣测、评价又或是比较了。
堂哥和表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置身在比较与被比较的眼光中,某些人的优点或强项会被放大,相对应的会寄予更高的期待,同样的另一些人优点和强项并不明显的人也会被比较,甚至被诟病。
对于这种“你还没学会走他就想让你奔跑”的心理,我只想说“我赶不上你的极速奔跑,但你敌不过我的匀速前进。”
在一次阅读中,我知道了这种“匀速前进”的心情,它叫做“笃定”。
有了这份笃定,不计后果的去付出,因为只要向前走,总会走到那个目的地;
有了这份笃定,让目标变得更清晰明了,以后的路也会豁然开朗;
有了这份笃定,对未来的期待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论或者鄙视而有所动摇。
如果这是不到黄河不死心,那么我想说我人都没死,何谈死心呢?
如果你说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当我与南墙正面相遇时,我会利用各种工具越过这堵墙,而不是去撞它。
你可以说我是疯子,不能叫我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