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逢生
数十年前,一位36岁名叫颜裔的男子,因为工作没有做好,被老板解雇。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妻子也认为他窝囊,选择和他离婚,他最喜爱的儿子也被判给了妻子。
他于是回到农村老家,以为会得到父母的安慰。没有想到的是,父母认为他丢了自己的人,对他冷面相对。
他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似乎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人和事。
万念俱灰,于是便起了轻生的念头。
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他选择了自己儿时最喜爱的山上,那里终年人迹罕至。
在一处密林深处,他选择了一个歪脖子树,朝着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恕孩子不孝,不能为你们养老送终.......
用准备好的围巾挂在树上,也许是命不该绝,在他把脖子挂在围巾上的一刹那,”咔嚓“一声,树断了。
“施主,如何要寻短见?”
他躺在地上抬起头向上看,发现一位眉须皆白的和尚。
和尚:“阿弥陀佛!施主,男子汉立于天地之间,缘何选择轻生?”
他这时才发现,刚才的歪脖子树,从系围巾的地方齐根切断,原来是这个和尚救了自己。
之前从来没有人问过自己的伤心事,于是颜裔便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哭诉着说了一遍。
听完颜裔的诉说,僧人哈哈大笑:“我看你面相,是长寿之人,你我今日有缘,不妨和我到寺庙中一叙。“
“遁入佛门”
被这么折腾一番,颜裔已有打消自杀的念头。
看这个大和尚似乎是得道之人,功力如此深厚。俗话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他应该不会欺骗我。
颜裔的爷爷原来是信佛的,颜裔从小也受到熏陶,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待爷爷去世后便与佛无缘。
与其毫无价值地死去,不如遁入佛门,跳出三界外,远离尘世的喧嚣,了此残生。颜裔心里盘算着。
到了寺院,与僧人稍作寒暄,才知道救自己的僧人叫了然大师,于便提出要遁入佛门的请求。
了然大师:“颜施主,我看你六根未净,尘缘未了,现在还不宜遁入我佛门,施主不妨暂且住下,从长计议。”于是颜裔便留在留寺里。
颜裔是个勤快之人。每天帮助寺院僧人做事情,早起打庭院,早饭后到山脚下挑水,下午帮助寺院劈柴......
很快颜裔就获得了众僧人的喜欢,了然看到此情况,也是暗暗点头。
某一日,颜裔下山挑水。鱼儿在池塘里自由游泳,池塘旁边的树枝上站着几只鱼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面。一旦有鱼儿露出水面,马上就有鱼鹰像离弦之剑飞向水面,满载而归,嘴里叼着鱼儿。
鱼鹰不会游泳,却能抓住水鸟?一个念头不时地涌上颜裔的心头。
颜裔一边挑水,一边想着鱼鹰捕鱼的那一幕。
大师点化
“颜施主,有空来禅房找我”,了然看到颜裔心事重重,关心说道。
颜裔:“今天我看到鱼鹰捉鱼,一个鸟儿不会游泳,却会抓鱼。而我却不能养活自己?实在是可悲可叹!”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了然大师说了一段古文,让颜裔有点摸不着头脑。
了然大师:“颜施主,你最擅长的是什么呢?"
颜裔:”我也没有什么擅长的,我话讲不好,写文章的能力也很差;我和别人交流时会紧张,甚至会口吃;我的身高只有1.6,我很不自信;我读书很少,高中毕业都没有毕业;我的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乡下人.......
高僧:“颜施主,先回答我的问题!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高僧毫不客气打断颜裔的话题。
颜裔沉默一会,缓缓地说:“我喜欢手工雕刻,就是刻木头玩,我能雕刻小动物什么的。
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可是家里人都不支持我,说我不务正业。我已经很久都不摸刻刀了。“
于是高僧让小和尚拿来刻刀,颜裔便动起手雕刻起来。在雕刻的过程中颜裔仿佛换了一个人。不再是唯唯诺诺,做事慢条斯理,而是全神贯注,两眼放出光芒,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小和尚就被雕刻出来。
高僧看到如此栩栩如生的木雕,眼睛放光,不禁赞叹:“妙哉!妙哉!颜施主,居然如此手巧!
“施主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啊!”
“高僧何出此言?”
了然大师:“这是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雕刻不需要好的口才和文采,也没有什么身高的限制......
高僧:“看来你我真是有缘,我庙内流传一本雕刻秘笈,奈何数百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看来也是天意。”高僧说完,竟流下激动的泪水。
终成大器
高僧起身去了其卧室,不大一会拿出一个黑色的木匣,黑匣表面斑驳,一看就是历经沧桑。
了然大师带着颜裔到了佛堂,一起拜了佛祖。
高僧:“佛祖在上,弟子了然,今天终于找到雕刻传人,特来告知。颜裔,跪下!给师祖叩首行礼”。
仪式完毕之后,了然缓缓打开木匣,“吱呀”一声,一道寒光闪过,一把乌光发亮的黑色刻刀,和一本线状小册子躺在其中。
了然大师:“这刀据我的师爷说,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年,今天终于找到了传人,望你不辜负师祖的教诲。”
从此以后,颜裔不再挑水劈柴,而是专心学习雕刻之术,期间了然大师还传授其心法。
颜裔充分展示了超乎常人的异禀天赋,也格外努力,常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
寺庙里里出现了许多花鸟虫鱼等世间万物的木雕。
斗转星移,转眼已过五年。
有一天,一位老者来庙里烧香,看到庙里栩栩如生的木雕,不禁问道:“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小和尚:“我们寺里的一位俗家弟子的手笔。”
“太像了,太像了......,尽然激动地流出了眼泪,遂提出求见颜裔。
“这里面的作品能卖我一两件吗?”老者刚一见面就提出这样的请求。
“都是些凡品,施主喜欢,挑选一件拿走无妨”,颜裔轻声道,此时的颜裔已经是一位有修养的僧人。
于是那位老者便拿走了件“耕牛”,不久这件作品便出现在国际木雕大会上,引起业界的轰动,并获得行业最高奖项:“金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