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静默》——我读《万物静默如谜》


对于诗歌我是个一无所知的小白,这期和伙伴们一起共读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跟着星空老师的解读,对这本书多少有了一知半解的收获。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1923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她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也是公认为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

在《不期而遇》中: “我们彼此客套寒暄,并说这是多年后难得的重逢。”作者借大自然动物的意象,精准有力、超然动人地道出老友相逢却见当年豪情壮志被岁月消蚀殆尽的无奈,以及离久情疏的生命况味。

在《金婚纪念日》中,“性别模糊,神秘感渐失,差异交会成雷同,一如所有的颜色都褪成了白色。”辛波斯卡道出美满婚姻的神话背后的阴影就是长期妥协、包容的婚姻磨蚀了一个人的个性特质,也抹煞了珍贵的个别差异。

在《越南》中:辛波斯卡用十个句子,九个“不知道”,一个“是的”勾勒出了一个战争时期的母亲。

在《圣殇像》,辛波斯卡以同情又略带嘲讽的语调,将政治受难英雄的母亲塑造成媒体的受害者。儿子受难,母亲却得因为追悼人潮的涌入和探询,时时刻刻——接受访问、上电视或广播,甚至参与电影演出——重温痛苦的回忆,一再复述儿子殉难的场景。然而伤痛麻木之后,自己的故事似乎成了别人的故事。母亲流泪,究竟是因为丧子之恸仍未抚平,还是因为弧光灯太强?

《一个女人的画像》: 辛波斯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为爱改变自我、为爱无条件奉献、因爱而坚强的女人。爱的枷锁或许让她像“断了一只翅膀的麻雀”,但爱的信念赐予她梦想的羽翼,让她能扛起生命的重担。对辛波斯卡而言,性别并不重要;个人如何在生命中为自己定位才是她所关心的。

在《恐怖分子,他在注视》一诗,辛波斯卡以冷静得几近冷漠的笔触,像架设在对街的摄影机,忠实地呈现定时炸弹爆炸前四分钟酒吧门口的动态——她仿佛和安置炸弹的恐怖分子一起站在对街,冷眼旁观即将发生的悲剧。辛波斯卡关心恐怖手段对无辜民众无所不在的生命威胁,但她知道无言的抗议比大声疾呼的力量更强而有力。她让叙述者的冷淡和事件的紧迫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读者的心情便在这两股力量的拉锯下,始终处于焦灼不安的状态,诗的张力于是巧妙地产生了。

辛波斯卡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对诗我的理解太匮乏了,也许只有静默才能走进辛波斯卡的世界,只有静默才能感受万物之谜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万物静默如谜》共读笔记 20200406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
    93bd497780ed阅读 5,639评论 2 9
  • 蛰伏数月 心像离弦的箭蠢蠢欲动 迫不及待的扫码 登记 踏上母亲的庄园 一别数月 妈妈期盼的眼神遥遥的张望 爸爸嘴角...
    相由心生MM阅读 5,299评论 30 74
  • 痛到不能再痛 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多少次午夜梦回 不知身在何处 心又在何方 那个人 是风 不会停留 那份情 是云 总会飘散
    朝霞ZX阅读 780评论 0 0
  • 日本千明岛忙碌了两个月FLY画展结束的第一个清晨,我正悠哉地坐在桌边吃着昨晚新鲜曝光的来自“核辐射区”的麦片,欣赏...
    嚒嚒哒阅读 1,111评论 0 0
  • 作为一个毕业快三年的职场新人,开始的工资也不算低,曾经天真地以为,毕业三年,存款没个十来万,也有个七八万吧,结果现...
    平小弦阅读 3,505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