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更新,无论是哪一类群体,都相应的发生了一些改变。我最关心的是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因为儿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今后的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影响都非常大。经济发展的同时,儿童的教育看起来各项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备,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但是,身边看到的一个例子让我对这一代儿童有些担忧。
是我的一个侄子,现在大概五六岁这样子,虽然是农村,但他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能在物质上各方面都满足他的需求这样子。但是,他的童年很大部分是以手机为主的。他的妈妈也比较喜欢打麻将,线下线上都打,哥哥也是喜欢游戏,每人一个手机,爸爸常出去干活,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小伙伴,自然而然也想看看手机里到底有什么。有时他很吵,父母也不想放下手机陪他探索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就跟着父母刷快手短视频。父母要打麻将也是,扔个手机给他,自己玩。孩子是没有控制力的,更何况,手机里的各种直观的信息给予孩子的冲击很大,孩子很容易就沉迷了。所以,渐渐的开始依赖手机,依赖网络。
昨天晚上,他的父母在隔壁奶奶家打麻将,他没事儿做,拿着妈妈的手机来我家,我烧了火,我们一堆人围坐在火塘旁边,顺便拿了土豆来烤吃,我烤熟后轻声问他吃不吃,他很凶的来了一句“你最好别说话”,一个孩子居然对吃毫无兴趣,还说出那样的话,我很惊讶。我转头看他的手机,原来是在打游戏。这样的情况我见了好多次了,他都是拿着手机玩着。我在想,我的童年是在树林里穿行,在田野里奔跑,那种身心都愉悦的感受多好,为什么他们不喜欢。儿时的我,就连天黑了也想着白天去过的远方。当然,这样的孩子不止他一个,村里好多小孩都是这个样子,每次村里有事,我也带着手机,但我时长处于在人群中发呆的那个,我不知道手机拿着我玩啥,可是我看着村里的小孩,都是一群低头族,以前说90后是低头族,现在年龄已经降到10后了。
我姐家有个小侄女,我常去带她,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是尽量去探寻一些有趣的游戏,手机都是放旁边的,我哥哥姐姐也常带她做游戏,而不是玩手机,所以她现在依然不喜欢手机。
父母总抱怨自己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沉迷于网络,那是因为在本该让他自由探索世界的乐趣的时候,把手机交给了他,在他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让手机代替了父母。所以,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时代的错,是我们教育的理念错了。许多家长的理念都是,孩子不哭不闹,就好了。
童年应该是开放的,是身心都开放的。而不应该是局限于手机里,手机成了童年最亲密的伙伴。这对于一个孩子是不幸的,因为那些东西在他成年后依然可以做,可是童年里对世界的好奇,去探索,等等,在成年后难以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