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六第三讲--如何用结构化思维精读一本书

这节课,太干了,很难啃。我拖了两天想写一个输出类的文章,但都是因为太难咽下去,拖至现在。又已深夜了,眼睁开始打架了。但想想定下的计划,就要做到。心里给自己的期限就是今天写完这篇输出文字,要不就别睡。

想想小六说任何一本书,哪怕你只记得其中一句话有用变成自己的就行。那他这堂课,作为现在的我由于基础差,读书少,很难全部吸收,那我抓几个重点,我认为不错的为我所有就好,不必事无巨细,虽然干货满满。

那到底要如何用结构化思维精读一本书呢?

四个步骤,就可以解决

提问--拆解--练习--整合

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促使我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反思。成人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出题,然后考核自己。

一般意义上我们只学会了“阅读”的能力,而没有去训练“理解”的能力。拆解就是解码,把新的知道的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扩展和修正,变成我的新的知识体系,为我所用。那么如何去解码呢?

1.不要只去寻找结论,还要寻找过程。(书中表达了某某观点,用了什么样的论据,事例来证明)

2.不要只去归纳,还要去做延伸。(RIA便签读书法,联系自己的实际)

3.不要只比相似,还要比较不同。(这本书与其他哪些不同,为什么)

做到了以上,我们还要刻意的做练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在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我们理解到了新的内容知识,就必须反复刻意的去练习,直到不是说脑子里老想记住,而是用到时信手拈来。

那什么样的练习最有效?能及时反馈,有场景应用,有奖励。

当我们吸取的营养足够多时,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迁移(跨界)印证(寻找规律)互补(不同的观点等),之前知道的....在这里也可以应用。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同之处在于......这样就可以....

有点深奥,有些难啃。我只需要做好一点,学到一点即能为我所用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彭小六线上授课第三讲——如何精读一本书。 在开始讲精读的方法时,我们先来思考以下一个问题。 你是不是也感觉到自...
    扶绫阅读 6,976评论 1 5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03评论 25 709
  • Casey Neistat youtuber / filmmaker / vlogger / entreprene...
    于帅Jacob阅读 6,509评论 0 1
  • 刚回来的那天晚上,我从灶台边上抢救回来一盒东西,是我所有的回忆,差点被烧掉了。刚刚闲着没事,整理一下,除了泛黄的卡...
    Umika阅读 2,286评论 0 0
  • 选择一个强大而好用的文本编辑器,是进行Web开发和编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对于通常的写作,一个舒服的文本编辑器也...
    xhhjin阅读 35,622评论 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