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疾病简介
随着社会发展,外向孤独症在人群中较为普遍存在。它不同于医学上的孤独症,患者非但没有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还特别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给人以积极、乐观、开朗、自信、进取等较好的印象。可是患者内心并不像人前表现的这样谈笑风生,在人后总是沉默寡言,内心多愁善感。总有一些东西不被人知道,有很多朋友,但总自觉孤独。久而久之,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时也会给家庭或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病因
致使该病发病的原因众多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个人对自己要求过高。迫切想适应社会,想和所有人都维持良好的关系,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再加上长辈们的教育,就学着察言观色,在耳濡目染练就过程中,渐渐地就学会对待不同人有不同性格了。但是时间长了没有自我,就会很累,会伤心。
2.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担心好不容易在人前塑造的强大形象会被摧毁,所以小心翼翼,不去寻求帮助,也发觉没人能够帮助,会倍感孤独。
3.由于其内心不稳定的状态,渴望有人关怀。又没有人可以倾诉情感的朋友,导致其经常会有敏感多疑、情绪波动较大的状况出现。虽然通常能够借助技巧掩盖,但是总会隔段时间发作。
4.也可能与生活经历有关。身边发生巨变是改变个人性格与处事风格的重要原因。
预防
最根本的预防需要从致病因素着手。比如保持自己的性格,不过高要求自己;不过分迎合他人,也要为自己考虑;不要太把人设看的很重,真诚对待身边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当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去和人倾诉,坚强也不是说不可以有不高兴,所有事都非要自己一个人承受,把握好一个度很重要。
并发症
长时间不予以干预,可能会出现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