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刨芋头反思教育

芋头,我来婆家前是没有见过的,第一次见长在地上的芋头以为是莲藕呢,叶子太像了莲叶了。芋头,经霜打后叶子一夜之间枯萎殆尽,婆婆说该刨了。

于是星期天我和老公一起去刨芋头。这芋头都长在大土岗子上,我看到后就很纳闷:我知道葱上封土是想让葱白变得更长,那这芋头封上土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不顾多想,最让我好奇的是下面的情况,于是刨起来一个大土疙瘩,隐隐约约看到土里的芋头,褐色的表皮上长着一些绒毛样东西。我看到这个大疙瘩感觉无从下手,怎么把芋头都掰出来呢?我发现从叶颈与根交接处有幼芽部分下手最合适?当我掰的时候发现上层的芋头有的还有肥大的茎叶,很明显这是变了形的茎叶。这时我就更好奇了,对老公说:“你看看这是咋回事?”他轻描淡写地说:“你连这都不知道,下面的芋头就是这芽变来的,芽被埋在土里就成了芋头,这个芽没有被土埋好,所以就成这样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封个大土岗是为长芋头!

“茎变成了能吃芋头,真是神奇!”我嘟囔着!忽然我想到了上初中时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我们吃的萝卜、芋头和藕是植物的哪个部位?萝卜吃的根部,我能理解。但是芋头和藕都是吃茎部,这个我怎么也不能理解,茎明明在上边嘛!今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有些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得来,光靠老师说怎么会理解呢?由此我想到了现在的教育现状。

现在的教育脱离生活,孩子们关在学校里只学习理论,根本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不高分低能才怪呢!有些科目根本不适合空谈理论,尤其是生物。如果能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动植物,何须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活就是一个教科书,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教科书中学习那会快乐很多,也有趣很多。我梦想有这样的一所学校,让学生和老师都在快乐中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