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期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徐文兵部分解读:
"志"的第一个含义叫"记忆",中医的五行理论讲"肾主志"。也就是说肾有对人的记忆力的这么一个作用。"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对将来的图谋. "志闲"意思就是说你把对过去那种沉重的记忆放一放,不要老纠缠在过去的那些,特别是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特别牛的事情,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有人呢,整天成活在幻想当中,"我将来要做什么事。"
《黄帝内经》告诫大家说"想身心健康,活的愉快一些,把过的和将来的东西都放一放,认真面对现在的东西。"
佛家讲"活在当下"我们《黄帝内经》是道家的理论所以说叫"志闲"。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但是不能没有欲,所以道家不是讲绝欲、禁欲,道家讲的也不是纵欲。它在"纵"和"禁"之间搞了一个叫"节",有节制,有节奏,它叫"少欲"。
当你不需要挺身而出需要保护自己修养自己的时候,中医叫"含胸拔背"。所以你看我们道家的很多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练功站桩要求的是把后背挺起来,把胸含进去。这样显示得很谦卑,但是呢,是在保护自己的"心神"。
我们的这个"心神"就是包括我们的情绪呀,我们形而上或形而下的东西呢,都能够好好的,是藏在里面。然后当我们的这个"心"能够藏在里面的时候呢,自然而然碰见本来应该比较害怕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厌"是一种过分了,就是满的溢出来了,就是那种腻了.
"倦"的意思你看它,"亻"一个"卷起来"的"卷"。我们如果是肌肉,你看它肌肉就开始痉挛收缩,卷起来了这叫"倦"。所以这个"形"指我们的肉体,包括我们的四肢和腿,当它用力的时候,工作的时候不要让它超过极限。这种极限的表现就是抽筋。另外这个"劳"呢,在古代繁体字里面"勞",它上面是两个火,这个两个火有个什么意思呢?白天我们叫"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如果你晚上还加班、加点,点灯熬油继续用力的话那就叫"劳"了。
"形劳而不倦"意思是就说我们一个是指晚上的这个工作,不要过度。因为是你到晚上要睡觉了,第二呢,不要累得抽筋。
"气从以顺"。第一,你有气;第二,它是顺(着)的
各从其欲"我们这就是讲到了道家的一个理想的生活的境界,它讲的是"各从其欲"。而不是大家追求的一个共同的欲望,每个人有他天赋不同的身体,有他不同气血。他有他发自内心的想法,如果你从了他,他就会活得很快乐。前提是,他是在健康状态下的欲。"皆得所愿"发自内心的这种心愿也得到满足。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
六欲就是指这种六种最基本的需求。“愿”层次就高了,它有个心,我们经常说是心愿,这种皆得所愿那就是在精神层面上脱离了物质,我吃呀、喝呀,是吧?这种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它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我们每天吃的饭要吃美了,从物质层面的享受变成精神层面的享受。而不是说把这些面包捏出什么花来,把那个菜炒出个什么样来,让它看上去很美。不对,吃起来很美。另外,这种主观感觉有它的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
道家的可爱之处呢,它就是非常富有人情味,它不回避饮食男女,而且它把这种饮食和男女都做到了极致。第一,要"美其食"。第二,我们叫"任其服"。
衣和服不一样,衣是外衣,服是内衣。我们经常说你服不服,就是说你穿的这个内衣贴不贴身,咯得慌不咯得慌,扎得慌不扎得慌。只有把内衣穿好了以后,你就真正达到了舒服。
"乐其俗"就是说我们要尊重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种风俗习惯。
我们中医,中药里面有个中药叫厚朴,就厚薄的厚,朴素的朴,它这样念“po”,还有一个发音叫“po”。因为我们这个中药这个树,厚朴树,长在四川比较多,它这个树干特别的直,叶子特别宽阔,只是作为一种非常好的这种通利这种肺气和大肠气的一个药。
这个朴po的意思,就是直的意思.
心得体会:
1.居然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觉察到道家的可爱,这个词形容可谓新颖.
2.不应该丢弃民俗,比如广东人就爱煲汤,山西人就爱吃醋,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确实有自家的道理.入乡要随俗.南方湿气比较重,煲汤这种饮食方式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气或者根据家人体质来煲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疗.
3.中医里提到的”含胸拔背”不是太理解,因为最近练习瑜伽,老师说大部分的瑜伽动作都是挺胸,坐姿直立向上,这个是不是有点冲突呢?之前的坐享和冥想之类的说法中医与之不谋而合,合适道家的站桩貌似与瑜伽的姿势侧重点不一样,可是有些感觉又相通.看来得找个时间再看看KEEP上的精选文章深度理解一下才行.如果有朋友知道也可以分享给我,哈,谢谢啦~
PS:Review on April6 其实在练习瑜伽次数多了之后,发现每个老师的说法有所不同,而且体势也会有理解的不一样,无所谓对错,其实就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