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听了三次课,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时老师美美的声音,温柔的语气,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情不自禁地就想继续往下听——我想,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吧!
每一次学习,都是知识的积累和心灵的触动。使我的专业知识更丰富,专家和名师的魅力一次次地震撼着我,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似醍醐灌顶般浇醒我,回想起来仍旧余香满口。时老师的课使我明白了工作的意义,挖掘自身的价值,是灵魂的洗礼。几次学习成为了我的精神盛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成长的渴望。
工作以来,我曾经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不敢突破而长期呆在“舒适区”里,成长得很慢。学习以后,我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整理,对我的未来规划进行了梳理。我向很多名师讨教,开始读书。
读书方知己浅薄,我越来越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是那么多。开始我是迷茫、焦躁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学习,不过随着一点点的积累,读书使我的心情平和下来。语文主题学习有一个方法叫“一课一得”,我也可以给自己设定目标:“一个阶段一得”。识字、阅读、写作,班级管理,教师技能,一点一滴地学习,不急于求成,不急于展现自己,不急于收获鲜花和掌声,只有经过岁月的磨砺,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只有克服懒惰,敢于突破,走出“舒适区”,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才能破茧化蝶。
有了专业知识的铺垫,有了内心的强大,我才能更好地站在台上。我知道自己还差的很多,但是通过这次学习的经历,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才会得到回报。不求一飞冲天,但求扎实积累。
教育,是一个人感动另一个人,我不仅自己要动起来,更要带领孩子们动起来,读起来。


之前我认为,读书课无非是两种形式:我给孩子们读、孩子们自己读。通过学习我找到了读书课的方向,读书课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但是也不是只是“读”那么简单,时老师推荐的书,我要一本一本地研读,先从小入手,带领孩子读书,猜测书中的内容,不枯燥地提问,和孩子们一起改写,充分肯定和保护每一个孩子的想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们真正走入书籍,而不是浮在表面地“读”。
真心感谢这次培训,让迷茫的我找到了方向,我很幸运,我带的班级是一年级,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时老师的课犹如及时雨一般,给我点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