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抬驴

上一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讲了一个问题——人做事情应不应该带有目的性?

我在家里苦思了数个夜晚,脑袋中两个恶魔不断在争辩。得出了一个自己的结论——要有目的性

【壹】

我们从小的时候,父母常教我们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不然人生道路就少了。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这个观念,为了让自己人生道路选择更多样性,苦逼自己拼命学习,拼命背书。这样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让自己人生更多样性。

【贰】

上了高中后成绩不好,只想着出去玩。因为玩能带给我们学习中没有的快乐。此时我们有没有目的性?有,目的就是逃避学习的痛苦,获得快乐

高中后 成绩慢慢提上来了,因为父母说读不了大学,以后没前途的。自己为什么愿意比以往花多一点点时间去学习,让自己成绩提上来呢?因为心中有一个目的——考上大学

【叁】

出来工作了,遇到的风风雨雨也更多了。人也慢慢成熟了,现在比以前更好学、勤快了。以前从不主动学习的你,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工作,学习职业上相关技能。这时你心中想的肯定是——我要比别人强,我要比别人优秀,我要做得更好!这难道就不是目的吗?

【肆】

日常朋友交际的时候,看到朋友玩王者荣耀。平常不玩游戏的你,是否会下载一个和朋友一起组队开黑呢?

这时你心中的目的就是我要和我朋友一起玩,一起体验这游戏的快乐。你敢说这不是目的吗??

【总结】

人之所以勤奋是因为不甘,是因为想拥有更多。目的性=理想   目的性≠势利眼,人要有一个内驱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自己敲起警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中的爸爸 没有太多话 简单、朴实无华 我眼中的爸爸 生活中措手不及的时候 感觉什么都能冷静应对 还有我曾问过爸...
    BULABULA小八阅读 702评论 0 1
  • 卡嘉阅读 916评论 0 0
  • 最近,罗辑思维又在卖一本书,是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就着这本书,罗胖专门做了一期节目:王阳明的心法。在这期节...
    晚林枫阅读 3,2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