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和绞股蓝的区别:别把“野菜”当“仙草”

在山野林间或城市绿化带里,常能见到两种形态相似的攀援藤本植物——乌蔹莓和绞股蓝。它们都长着掌状复叶,藤蔓纤细,容易让人混淆,但二者的价值和用途却天差地别:绞股蓝被誉为“南方人参”,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乌蔹莓虽也可入药,却因口感酸涩少有人食用,且外形上藏着不少“识别密码”。掌握以下4个核心区别,就能轻松将它们区分开。

一、叶片:最直观的“数字密码”

叶片的数量和形态是区分二者最直接的依据,堪称“一眼识别法”。

- 绞股蓝:典型特征是“3-7片小叶组成掌状复叶”,其中以5片小叶最为常见,如同手掌伸出的五根手指,叶片边缘是光滑的浅锯齿,整体形状偏圆润,颜色为鲜亮的深绿色。

- 乌蔹莓:叶片数量非常固定,几乎全是5片小叶组成掌状复叶,且小叶排列呈“鸟足状”——中间3片小叶较大,两侧2片小叶偏小,如同鸟爪的形态;叶片边缘的锯齿更尖锐、密集,颜色偏浅绿,叶形也更狭长。

简单记:绞股蓝“叶数灵活五为主,边缘浅锯叶圆润”;乌蔹莓“固定五叶鸟足状,边缘尖锯叶狭长”。

二、卷须:藤蔓上的“攀爬暗号”

作为攀援植物,二者都长有卷须帮助附着,但卷须的生长位置和形态藏着差异。

- 绞股蓝:卷须通常从叶腋处单生(即两片叶子之间的凹陷处只长1根卷须),卷须较细弱,盘旋方向不固定,如同随意缠绕的细线。

- 乌蔹莓:卷须则是叶腋处2根对生,且卷须上常会分杈,如同“Y”字形,缠绕时更有力,能牢牢抓住灌木或篱笆。

三、花朵与果实:结果期的“身份标识”

若遇到开花结果的植株,花果特征能进一步确认身份,二者的花果形态差异显著。

- 绞股蓝:花为白色小花,呈圆锥状花序,花瓣5片,盛开时如同散落的“小白星”;果实成熟后为黑色小球形,直径约5毫米,通常单颗或少数聚生,果皮光滑。

- 乌蔹莓:花为黄绿色小花,呈伞状花序,花瓣4片(这是关键区别),花序紧凑如同“小伞”;果实成熟后为紫黑色浆果,直径约8毫米,常5颗聚在一起,形似“小葡萄串”,果皮有细微光泽。

四、价值与用途:从“食用”到“药用”的差异

二者虽均有药用价值,但在日常应用和口感上截然不同,误采可能影响体验甚至带来不适。

- 绞股蓝:以“药食同源”著称,其茎叶可晒干泡茶,口感微苦回甘,也可焯水后凉拌;传统医学认为其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其含有的皂苷类成分有一定保健价值,是常见的养生食材。

- 乌蔹莓:药用价值集中在全草,传统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多外用或煎汤,极少直接食用——其茎叶酸涩味重,口感差,且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一般不作为食材。

总结来说,区分乌蔹莓和绞股蓝,先看“叶数与形态”,再看“卷须数量”,结果期则可通过“花果特征”进一步确认。掌握这些细节,既能避免误采,也能在山野间准确识别这两种常见的藤本植物,感受自然植物的独特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
    网络上的风阅读 7,404评论 6 10
  • 乡间有这样一种野草,无论是沟沿上、田地头,还是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总是腾腾蔓蔓、牵扯的到处都是。 村里人都叫它母猪...
    襄村故事阅读 4,500评论 0 3
  • 别名: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落地生、遍地生根 基源植物: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攀缘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 拉丁学...
    本草园丁阅读 4,801评论 0 0
  • 这是乌蔹莓,还是绞股蓝? 天快黑了,光线有些暗,从叶片和果子来看,应该是乌蔹莓吧? 乌蔹莓,是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
    小编卿越阅读 2,540评论 1 5
  • 第一次注意这种植物是由于它的花序。大小不同的球状花蕾、粗细、长短各异的折线状花梗,尤其是花序分支关键部位的橙黄、粉...
    静待花开1617阅读 9,183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