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五岁。我的爱人,三十五岁。截止今天,我们都先后年满三十五岁,正儿八经地走在奔四的路上。在吹完蜡烛吃完蛋糕后,想在这一天写两行字,纪念我们这些年来的相爱相杀;讴歌我们这些年来的相互嫌弃而又不离不弃;寄予我们即将到来的不惑之年以厚望。
我以为,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都称之为而立之年。回想三十岁后的岁月,我们都在围绕一个“立”字而努力。
前几周看到一篇深度好文解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奔四路上的我,对于文中阐述的“而立”的印象尤其深刻。
三十而立——立身。
《吕氏春秋》有言:“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人活一世,立身为本。具备良好的德行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会给我们的事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正当青年,立身为首。一己不治,何以治事业?欲匡六合,立身为先。万事的根本,在于立身。
三十而立——立业。
正如欧阳修在诗中的慷慨言辞:“建功立业当盛日。”立事业要趁早,不仅能在物质上给予生活足够的保障,还能在精神上折射出光芒。
人生短短数十载,应当珍惜宝贵的青年时期,用既不沉闷也不冲动的大好年华,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尝试、创造、奋进。实践你认为对的想法,想象能带给你力量的事业蓝图,克服被质疑、克服内心的挂碍和恐惧,才可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三十而立——立家。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千百年来,无数大家族用优良的家训,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子孙,向世人展示名门望族具有的良好门风。《颜氏家训》、《曾国潘家书》等传世经典,无不体现“立家”对个人乃至家族的重要性。
立家,是家族培训优秀子弟、凝聚宗族力量的精神文化基础。
无论家庭背景如何,都应当立下正确积极的家风,组成和睦有爱的大家庭,这是个人乃至家族前行路上的重要保障。因为,爱可化三冬寒,团结克万难。
于己,教人德艺双馨,正身修心。
于家,教人家族兴衰,爱家齐家。
于国,教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是,立身、立业、立家。
在奔四的路上,携手奋进!立下自己的flag!实现它!愿步入不惑之年时,如愿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