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董先生写给汶川中逝去女友的一封信,颇有感触,在女友去世的九年里,他都没有结婚成家,直到现在他37岁了,有一个女孩子不介意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她,愿替她好好爱他,他才决定开始一段新生活。在这个爱情如速食的年代里,九年的时间无怨无悔的爱着一个逝去的人,该是怎样的深情?对于他要和另一个姑娘结婚开始一段新生活,我是持赞同态度的,相爱的人不在了,留下来的人爱的方式不是要自苦,而是要将她没来得及领略的美好一一看过,就当作是她生命的延续,她永远活在心里,百年后奈何桥畔再相约来生。默默地爱着一个人很多年是我认为美好但遗憾的一种深情,而董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我认为的另一种深情,这种感情最为真挚和动人,想着想着就会莫名的想哭。因为所有的期许都等不到另一个人来分享了,尝过了多少绝望,才能够坚强起来。无独有偶,红楼梦里也有一个这般深情的姑娘。这个姑娘便是藕官,她和菂官的爱情也就是这样的。她俩都是学戏的小孩子,因为一个扮小生,一个演小旦,时间久了便因戏生情,真的谈起恋爱来。后来菂官死了,藕官竟违反大观园的规矩偷偷的给她烧纸纪念她。虽然后来蕊官补了菂官的缺,藕官与她也很好,但是藕官从来不曾忘记菂官,即使会被惩罚打骂,仍然不会忘记烧纸纪念她。藕官是有先进爱情观的,她没有顾旧守着从一而终的腐朽的思想的。可见真正的爱情,是不在乎你谈过几次恋爱,与几人相爱过,而是你是否真诚的投入每一场爱恋,是否真诚的对待每一个爱人。别样的深情,同样值得尊重,不忘故人,重新生活。苏轼给亡妻写过一首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至今这首诗都很有名,很让人感动。不是词藻多么华丽,只是深情让人感动。苏轼不可能不续妻,但是他心中从来不曾忘却妻子。接着说藕官,她烧纸就被夏婆子抓住了,若往上报,她一定会被重罚的,所幸宝玉看到了,借用为林姑娘烧诗的由头救了她。曹公对所有人物相遇的安排都是有深意的,之前偶遇芳官雨天画蔷,教会了宝玉要专情;这次偶遇藕官烧纸纪念菂官,也必然是在暗示宝玉也同藕官有相同的爱情观。所以在黛玉死后他娶了宝钗,我也释怀了。不是不爱了,而是将这份爱放到了心里,他在俗世还有未完成的责任,当他考上功名回报亲恩后,他也远渡红尘了。黛玉视他为整个生命,而黛玉是他整个红尘的眷恋。宝玉可以当得起这份深情,但是贾赦和贾珍绝对担不起。如果贾珍能有几许真情,就不会将东府打理的人乌烟瘴气,一让人提到就觉得这家人没有一个正经人,致使亲妹妹都不敢回家;贾赦若有几分深情,就不会在迎春娘亲死后对她不闻不问,生死由命,就不会左一个小老婆又一个小老婆,还想强娶跟他女儿一般大小的鸳鸯。红楼梦之所以写的那么好就是因为它包罗万象,它写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曹公没有直接的褒贬,但是他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事情,让我们自己判断。第二种深情我认为很好,不用受旧条框的束缚为爱人坚守一生,孤独终老;也不做无情无义的人,妻子不在了就随意的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是逝去的人毫无情谊。不忘深爱的人,继续好好生活,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人生就像是乘坐火车,有的人陪我们从起始站一直到达终点站,这是幸运的。如果他们不得不提前下站,我们也无可奈何。但是我们可以记得一起走过的旅程,记住相伴一程的人。列车还是要一直在向前行着,我们只好继续往前。也许会有人伴我们走过后面的旅程,也许没有。不管以后的际遇如何,不忘故人,珍惜后面所遇到的人,我们也算是没有虚度这一生了。
另一种深情,不忘逝者,重新开始新生活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