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简史 D2 - 草稿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义于仁义之际。(刘歆)

正名--“必也正名乎”

我特别喜欢这部分涉及到的孔子对名与实的看法,其言正名先行必要也。精细的实名仿佛一条清晰的线索,特别有必要。                                  另一个说法,活在信息爆炸中的我们脑子里存储的过量的名词,大多数我们自己没办法给出具体的定义。也就是说,去对应你脑子里名词的解释,能帮助找到更清晰的世界认知。

仁义,忠恕

仁:爱人,全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义与利的对立性(现在看来忽略了人本性并且并不普世的观念)放在春秋孔圣之地,通过这种明显的对立性突出了义的重要性,辅助倡导义举,也照应了前面提到的上农思想。

《第五篇:墨子》中文提到,这种“仁义”思想同样存在于墨子思想里,虽偏重有所不同一说一说但本质是

实行“仁”的两个方面:推己及人--尽力为人(忠);推己及人(恕)。这种以本身为尺度,调节自身行为的方法至今也尤为适用。后面《第六章杨朱》篇中讲到道家三个阶段:全生避害,知悉自然而行动(知己知彼)及超我中是有一点共通的,即自己是中心。

孔子是传统文化的推行者,而墨子是批判者。一个是雅士一个是战士,纪律不同环境各异而衍生出流派大相径庭。谦恭仁礼让对战兼爱非攻。其实精华液都是劝人向善。而道家三个阶段:全生避害,知悉自然而行动(知己知彼)及超我则主攻放飞自我以期超然。

超神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四章主要讲了孔子与《六经》关系;孔子为什么被称为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理论,包括正名、仁义...
    半世彷徨阅读 1,869评论 0 0
  • 今天小她在网上看到一网友爆料 她男票为了教她打王者荣耀 竟然给她亲手写了一整套 上万字的王者荣耀详细教程 好奇的时...
    她他社阅读 562评论 0 0
  • 各种各样的考核,准备的过程是痛苦的,考核的过程是紧张的,考核的结果都是愉悦的,就那样。无数次的考核,同样的模式,同...
    我就是我啦阅读 493评论 0 0
  • 感赏宇宙爸爸让我看清事实,给我方向。 感赏自己越来越能够看清事实,可以清醒过来。 感赏上天赐予的一切,一切都是最好...
    离不若阅读 656评论 0 0
  • 玫瑰,象征爱情!但也象征女人。玫 瑰有刺不容易摘,也不容易枯萎。独自在幽暗的角落默默的散发迷人的香味,做最好的自己...
    白云Nancy阅读 7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