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一论断揭示了反腐斗争的本质,也为新时代的反腐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这场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久久为功的定力、标本兼治的智慧,方能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一、雷霆之势彰显反腐决心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7.7万件,留置3.8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9万人,这组数字背后是“打虎拍蝇”的凌厉攻势。从金融领域1.7万人被查,到医药系统6万人受处分,从“天网2024”追回外逃人员1597人,到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整治成效显著,反腐利剑始终高悬。中国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中,杜某才、陈某源等“足球蛀虫”被依法严惩,更以铁腕手段净化了行业生态。这些数据和案例,印证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也彰显了党中央“零容忍”的坚定立场。
反腐没有休止符,更无“特区”可言。湖南郴州以案促改推动政治生态净化,安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斩断贪腐链条,上海“由风查腐”严查隐形变异问题,各地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正如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强调的,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二、制度之网筑牢反腐根基
反腐既要靠震慑,更要靠制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自我革命”写入总则,完善纪律规范,强化纪法衔接。“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从“单兵突进”到“系统施治”的转变。在基层,“小微权力清单”让村务公开透明,“阳光村务”平台让群众扫码即可监督资金流向;在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涉腐黑名单”制度等创新举措,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国际合作同样织密了防逃天网。“天网2025”行动启动,国家监委、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动,对离岸公司、地下钱庄等展开专项打击。希腊前司法部官员苏拉斯称赞中国展现“根除腐败的政治决心”,意大利经济学家瓦洛里认为反腐巩固了市场经济基础,这些国际赞誉印证了中国反腐的全球价值。
三、民心所向凝聚反腐合力
反腐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获得感上。甘肃东乡县整治“校园餐”问题,将食材成本占比从40%提升至65%,让学生吃上“放心饭”;河南许昌推行“三公司一平台”模式,通过数字化监管实现餐饮服务降本增效;浙江杭州老旧小区燃气改造,让“老墙门”居民告别煤气罐。这些民生领域的反腐成果,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群众监督的力量日益凸显。全国统一的12388举报平台2024年受理基层腐败举报13.2万件,许多“微腐败”线索来自群众日常观察。在山东,大数据比对揪出城乡水务、街道办等领域的“蛀虫”;在广东惠州,18名涉及工程建设、教育医疗的干部被查处,这些案例都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正如网友所言:“反腐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的攻坚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反腐斗争已进入深水区。我们既要看到“92名中管干部被查”的震慑成效,也要清醒认识“腐败存量尚未清除”的严峻现实。唯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彻底胜利。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人民的承诺——让清风正气充盈华夏大地,让公平正义照亮复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