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一直很想把记忆里难忘的人和故事原封不动地写在纸上,每当抬笔却不知道从何时说起。
我还能听见记忆里的雷声,飘远悠长,也能看见雨滴敲打着院子里的花叶,我坐在窗前,因为下雨不时有一阵阵凉风拂面,屋里的闷热便被清风带走。我有时候会喜欢夏天的雨,如果雷声不大,天空也不会黑的怕人,我坐在电脑旁,犹豫着要不要买下这款喜欢很久的游戏,这样的惬意很久没有过了。自从去年历经高考进了大学,日子一直平淡无奇又忙地不明所以,以前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孩,现在却觉得回忆往事挺浪费时间,因此我总找理由让自己不再念想,我可能是个怀旧的人,但我不喜欢我这样的性格。
昨晚惯常地趴在窗台往楼下观望,这却是近十年来一直没有变的爱好,在黄昏的晕影下俯视整个小区,幼儿园的孩子们放了学奔跑着出了校门,开车来接孩子的父母把幼儿园门口堵的水泄不通,喇叭声一刻不停,吵得旁边睡觉的野狗一阵狂吠。我记得高中时候有一次在幼儿园门口打吊瓶,一到放学点便挤进不少的家长带着他们鼻涕流到嘴边的小孩排队等候打针,孩子们哭着闹着跟护士瞪眼。我妈妈告诉我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每次生病领去医院,都发了疯一样往外面跑,逮都逮不住。
阳台和落日总能让我怀念中学六年的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忘不掉的姑娘,喜欢过的歌,中二时说出的傻话,许下的没有机会实现的诺言和想象中的未来,中学时搬了两次家,遥望过不少小区光景。那时候喜欢趴在窗台上注视着游荡的路人们,推测他们的心情,想象他们的人生。每个周末的午夜,一位拾荒的老奶奶总会推着她的旧三轮车到楼下的垃圾桶内捡些还能卖钱的东西,旁边的路灯昏黄暗淡,街上甚至没有了汽笛声,她蹬着旧三轮缓缓朝着阴暗的角落驶去,她走后流浪猫跑到了路边上冲着黑影呜呜地叫,不知道是哭是笑。那段时间失眠地厉害,整夜戴着耳机听伤心的歌,有时候走到阳台上抬头能望见明亮的月,我知道星空会在深夜铺满整片苍穹,我站在星空之下,耳边尽是虫鸣。
以前有段时间日子单调地可怜,放了暑假在家治病,每天喝着很苦的中药,还记得中药吃完以后含着糖听的那些非主流情歌。有次中秋节在班级群里争论中秋和仲秋,想不到那时候争地不可开交的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傍晚在等着中药熬出来的时间里我坐在奶奶家的院子里要么写些非主流的文字要么看些中二的小说,闻着熬药蒸发出的苦涩的气味和院子里茉莉花的清香,掺杂的味道像极了回忆,初见时很苦很苦,再见时有淡淡的香。自从搬家后,院子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院子了,新的家虽然干净亮堂,但是那里却没有我喜欢的东西也没有我生活过的记忆。后来我去了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然后去往远方求学,渐渐地我们都忙了,我们的家人越来越老了。
那时候朋友圈很干净,圈子很小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烦心事,没有特别喜欢的人,我能跟所有人都聊成朋友。夏天时在家里用小本子写着一篇篇的小文章,现在看来未必是什么很棒的文字,充满了负能量,那时候处在成熟和幼稚过渡时期,处于懵懂的能看懂一些事情但是道不清说不明的时候。那时候小小的大脑里想自己是大英雄的身份,拥有超出常人的力量,结识一帮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征兵买马、筹建万世太平。我不知道南宋的君王年轻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想法,想着接管了皇权带兵北上,打地金人落荒而逃,夕阳西斜把人和马的影子拖地很长,号角声遍野,马嘶鸣,鹰盘旋。继位后美人在侧,美酒为伴,听逆党谗言,便忘了国难。
记得再往前的时候,有大笔的时间去看一部电视剧并被电视剧中的人物的爱恨情仇或者分分合合搞得焦头烂额,有大笔时间去从虚无缥缈的地方找一些安全感和自我安慰。那时候的悲伤和欢乐都很纯粹,以前看过的很多网络小说是我忘不掉的,其实那些书的文笔并不好故事也并不感动,但毕竟我再也回不去那些年偷偷躲在被窝里用诺基亚看小说的日子了,很多时候喜欢一本书并不是因为书中的内容让我难忘,大概是忘不掉看这本书时候的日子罢了。
长大后的我没有病症的理由去喝苦的中药,也不再坐到院子里拿着笔写些不知道所以然的小故事,那样的时光和精力便永远的锁在了记忆里无法代替。我虽然不觉得那段日子有多快乐,但是我确实回不去了,就像我来到了大学,故乡只有冬和夏,再也见不到青云湖畔的垂柳。
听奶奶说喜欢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们在吃过午饭后便带着折叠桌和板凳下楼,把桌子铺开取来几副牌,等人齐了聚在一起打牌。老人们拿着掉了毛的蒲扇,摇晃着扇来扇去,虽然打牌不赌钱,但有时候也会为输赢争吵,有的老人输多了会怀疑其他人作弊,为此吵地不可开交,旁边观战的老人也随声附和,就这样日子一天天消亡。下雨的时候他们会把桌椅搬到家中的院子里,在小院子里挤着十几个人,窸窣的讲话声吵的邻里好不安宁。
蝉鸣依旧。
夏日的午后阳光普照,热的吓人,拉上窗帘,屋里开一会空调,在空调房里吃着冰西瓜,妈妈做好了饭一起进来吃,最喜欢的还是西红柿炒鸡蛋,我自个能吃一大盘。偶尔小憩,醒来爬出蚊帐坐在书桌旁,那时候太阳已经不那么炽热,拿起一本《五三》,做题做到傍晚妈妈喊我出去吃饭。《五三》最喜欢的还是每页底部那几行字,有笑话有科普有鸡汤,因为无聊一遍遍地读这些早就不好笑的故事,看起来也能忘了时间。
搬到学校旁边住的时候已经没有院子了,阳台便代替了院子成了我习惯待一会的地方,我喜欢夏日的午后隔着窗帘看外面的光晕,喜欢傍晚熙熙攘攘的人流,喜欢深夜昏黄的路灯,灯光在冬天下了雪的晚上格外的亮,也格外的冷,我也喜欢每年的元宵节看见的很大很大的烟花,喜欢青云湖的晚风,喜欢牵手走过的小径。
只是我喜欢的永远成了记忆,曾经陪我一起压马路的朋友们现在都有自己的生活,即便相遇也不再有当年的熟悉,也有很多人一生不再相遇,我们都用尽全力的适应着生活。
回忆里的东西苦涩、甘甜又舍不得,那是我们零零后的青春,手机还没有流行,表达爱还需要纸条,吃上一顿馅饼周就觉得格外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