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警惕的“自嗨”感

说到“自嗨”,就不得不提到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自我感觉良好,浑然不知自己在做的事有多混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件事在心理学上其实也是说的通的,因为人的本质就是自恋的,人天生是自私和关注自我的。所以让我们自己承认做的事不那么好其实是很困难很难接受的。

但是为什么还是要让自己及时走出自嗨模式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马上提高自己,能在竞争中更具备优势

第二就是利用别人自嗨的弱点,能够为自己取得好处

当陷入自嗨的时候,你会片面的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事件,而不会去想负面的消息,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如果是企业的领头人,将会把整个团队带入到困难的境地。

及时的意识到自己的自嗨,能够让自己更加清醒,焦距当下的目标。

而通过认识到对方的自嗨情绪,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情绪,快速拉进彼此感情,然后获得利益。

那么你肯定要说了,如何才能够快速摆脱自嗨模式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小步试错快速迭代,这里要介绍PDCA循环机制,就是计划—执行—检查—纠正,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循环提高,慢慢的认识自己不足,从而进步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用数据说话,我们很多时候陷入自嗨就是没有一个反馈告诉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对的。

那通过数据衡量就是最好的一个办法。比如朋友圈的内容是不是优质。就可以从点赞数和评论数来衡量,而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说这条或者不好。

又比如我们写的文章是否优质,衡量标准就是被多少人阅读,被多少人点赞留言,是否有被收录专栏。

通过外部结果也能够避免自己进入自嗨状态。

今晚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给自己和阅读本文的朋友一个小贴士:

自嗨一直存在,避免它,并且合理使用它才是最重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