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使用的工具。通常在下列情境中,我们会触及到语言的困惑:
A、乖乖站好是什么意思?
B、白开水兑水怎么汉译英?
C、为什么说脏话会惹人生气?
这三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得慢慢掰扯出来。不可以就这样子的混谈在一起。
A问题首先涉及的是语言的意思,即语言所指的概念,它讲的什么呀。
那么,乖乖站好是什么意思呀?
字面理解就是听话,不要动。大众都认可,并且不会质疑。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可是乖乖站好的中文意思,目前没有比较正规的解释。它是哲学语录,出自于比利王。下次听到这样子的话,你可以直接回应,oh yes sir 。表示尊敬,并悉心接受王的教导。
A问题其次涉及到符号任意性。在语言中,我们所使用的符号,只是大众认可的。事实上,每一个符号,我们都可以用它来指向任何意思,只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就行。
在语言中,由于符号任意性存在,语言在无形中,有一种趋势推动着它,区分出大众主流和小众认可,就像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一脸懵逼。
小众认可,例如电脑配件,白手,人群中钻出来一个光头之类的。
符号任意性的存在,促使了多音多义的出现。举个例子,长城和长大。
又因为分科化的出现,符号任意性再次搅局。举个例子,人们日常中的歧视和经济学中的歧视,意思是不一样的。
日常中的歧视,是直接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多含贬义)
经济学中的歧视是区别对待。(力图客观)
由于符号任意性的存在,有那么一些人,坚信他们可以创造出一门语言来。(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以前的火星文)
B问题所涉及的是语言的转化,从一种语言变成另外一种语言。我们怎么办?
很简单,直接机翻。(好吧,这只是一种快速简单的办法,但是它不一定有效)
一种语言要转化成一种语言,它要克服几个方面,字符,语音,语法,歧义。
字符,即白开水用英文怎么写出来,白开水对应的是哪几个英文。
语音,即写出来之后,怎么读。
语法,即写出来的字怎么拼凑在一起,不会是一个错误的句子。让它符合说话的语境,决定加不加时态。
歧义,拼凑出来的正确句子,会不会让人理解成另外一个意思,从而加深误解。
C问题所讲的并不是语言的力量(语言能伤害人,是因为它有力量,制定的语句讲出来就能伤害到人),而是是什么依附在了语言身上,使得它能够伤害到人。就好像平静的大石块并不会伤人,有股力量推它,就能碾压一切。
我们讲话的时候,把什么附着在了语言上?
那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我们讲话的时候,其实就是态度的表现。人们先是看重态度,其次是意思,最后是辨别对错。
关于语言的力量,在文学作品中,并没有消散掉,在新版神秘博士的S3E02莎士比亚代码中,出现过此类描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观看。
语言的争论
整篇文章中,是用语言来描绘语言,那么,会不会是什么都没讲?
现在不仅有人类语言,还有机器语言,用语言创造语言。如果机器语言超越了人类语言,人类语言将何去何从?
语言是思想的产物,人类语言中包含着感性和理性,机器语言中包含着算法(理性)。机器语言褪去了感性,类似于极致化发展。如果它趋向于完美,是不是也是自身毁灭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