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美好而难忘的事情。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节了。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盼的是过节有好吃的、好穿的和好玩的。所以,那个时候对过节,尤其对过年都是非常渴望的。
在我们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几个节日是: 过年(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花节)、五月节(端午节)、八月节(中秋节)。这几个传统的节日,在童年的记忆里,都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对节日有了更多的了解,过节的方式也大不一样。知道了儿童节、青年节、清明节、植树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重阳节、护士节等等,也知道了一些重要的纪念日。
由此可见,我们的节日真的不少,可这些节日有的过的很隆重、很有意义,而有的节日也很是平常,印象不深。
在漫长的岁月里,除了传统节日里那些难忘的元素和故事之外,留下深刻记忆的过节画面,是少之又少。
一个是儿童节: 最后的演出。记得是小学二年级,为了儿童节的演出,班主任老师让我和一位男同学排练节目,大概是京剧《红灯记》里的《临行喝妈一碗酒》的唱段。我俩经常在一起练,合唱很是熟练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全校的同学都在操场上集合看演出,我俩兴奋的等着出场。可所有的节目都演完了,也没有报到我俩的节目,眼看着主持人要宣布结束了。我俩决定,一起走了上去,站在前面等着。主持人回头,看到了我俩,就问是要演出吗。此时,也许班主任才想起我们的节目,急忙上去介绍。我俩就大声唱了起来,引来全场的掌声一片,奖品是给了我俩好多的糖果。
还有就是一次: 没有去成的祭扫烈士墓。也应该是三四年级的时候,清明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十几里地之外的公墓祭扫烈士墓。老师给我们讲了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也讲了好多祭扫烈士墓严肃的要求。让我们回家,自己制作小白花和花树,第二天到学校一起出发。我们冒着细雨早早到了学校,每人胸前佩戴好白花等着出发,心中异常的兴奋。可雨越下越大了,老师突然来到班级说,由于天气原因,学校决定小学生不能去扫墓了,由高年级的同学带去。我们只好排着队,把白花和花树交到一起,送给高年级的同学,由他们献到烈士墓前,寄托我们的哀思、表达崇敬的心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高中,学习的任务繁重,几乎淡忘了所有的节日。有时即使在家门口演电影 、唱二人转,也都无暇顾及,只是关在室内埋头苦读,备战高考。
后来对于过节,就很是正统的事了,有时甚至很怕过节了。一是觉得时光匆匆,岁月催人老。二是觉得还是清静更好,几乎厌烦了节日里的吵闹和喧嚣。
可是近些年来,社会上突然洋节热了起来,受到了不只是城里年轻人的追捧,从城市到农村、从大人到小孩,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了。什么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真的是不伦不类,五花八门。情人节的玫瑰一抢而光、万圣节玩具店也挂出了骷髅、平安夜的一个苹果十几块钱、愚人节也有人上了朋友的当,真是贻笑大方!
还好,今年国家禁止了一定层面的人过洋节,但社会上尤其是商家还是大炒特炒,为的是促销。一些年轻人还是在盲目的过着洋节。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洋节,又该如何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呢?虽然不敢一家之言,也言不透之。但总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氛围应该到了强化的时候。我们自己不隆重的过好自己的节日,整天在各种数不清的媒体上看洋节的热闹,时间长了,恐怕难免有人顺拐吧。
记得曾经有过几次隆重过节的经历。曾几何时,在县城里过元宵节,那可是最为热闹而隆重的。元宵节的夜晚,县里在广场上举办“铁树开花”仪式。就是在广场中心,用钢管、木架子架起一个像大树一样的架子,然后在架子的枝枝叉叉上按顺序把烟花绑上,那可几乎是举全县之力筑此“大树”啊。元宵节晚上,万人空巷,齐聚广场,一览铁树开花之盛况。县城周边乡镇的人坐车也都赶来,人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同时还通知要求各临街单位和商户,都要扎彩灯、挂谜语,放烟花。真是为了一个节日,众人出谋划策、献计出力,从单位到家庭、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动员,不亦乐乎。
还有就是春节全县组织的秧歌大赛。要求各乡村组织乡赛,县里组织大赛。有人数要求、服装要求、节目内容要求,有高跷、矮跷和寸子之分,有的扮演历史人物、有的充满神话故事色彩,等等。每年接近春节,各地都要提前组织人力筹备秧歌赛,真是场面壮观,万民齐欢!
这些景象和节日的气氛还能看到吗,是不是已经久远了呢?是不是人们觉得节日越来越淡的原因呢。现在人深居楼阁、人手一个手机,自娱自乐,又有几个人完整的看过一年的春晚?
真正的快乐,绝不是远而观之,而是亲自的参与。只有亲身组织了、参与了,才能融入到节日的活动和气氛之中,才能享受到那份喜悦与欢乐!乐在其中、乐在其中啊!
啰哩啰嗦,说了好多,还是好好过节吧,快快乐乐,健康快乐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