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五一放假前,我连着值了七十二小时的班。下班回家后,又赶紧带着女儿去打疫苗。女儿很坚强,哭了几声就好了,反而是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从没开始打针到打完针,哭了十来分钟,哭声震耳欲聋。
到了晚上,那些平时工作中积压着的负面情绪,白天我所受到的刺激,都以梦的形式出现。
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我梦见与鬼发生争吵。
梦中的我,正在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可是有一群鬼却一直阴魂不散地跟着我,缠着我。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我遇到这样的人,我可能会选择忍着,尽量不与人起冲突。可是在梦中,我不知哪来的勇气,竟然掉头对着那群鬼大骂了一顿,然后狠狠地说:“你们给我回家!回家!回家!”
“回家”一词在梦中重复了好多遍,把在一旁睡觉的妻子和女儿也给吵醒了。
而我,也因为这个梦,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下来。
二
醒后,我就在那反思,假如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像梦中的鬼这样难缠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我在小宋老师的新书《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中找到了答案。
小宋老师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他举例说,有一次,他地铁站排队等地铁。结果突然出现一中年妇女插队。这时,队伍中就有一中年男子站出来叫她排队,结果,那妇女马上反击:“关你什么事啊?其他人都没说什么”。
中年男子是怎么做的呢?
他再次用更加坚定的语气说:“请站到队伍后面去,大家都在排队呢。”
结果,那妇女竟然就这样灰溜溜地站回到队伍的后面排队去了。
小宋老师解释道:一个真正仁慈的人,不应该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善于划定界限的人。
小宋老师又说,适当地发怒,可以帮你赢得尊重。
他举例说,一天晚上,他从地铁站打的回学校,结果出租车司机叫他不用系安全带。出租车司机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让感觉不舒服,于是他没有理会,继续给自己系安全带。结果,对方就说他“固执”。
系好安全带后,他对司机说,他之所以系安全带,是对自己负责,也请他表现出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司机听完,就又说他“有文化”,还说只能付现金,“别扯皮”。
小宋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要求司机送他回上车的地方。
司机这才慌了,态度也好转了。
小宋老师解释道,压抑或放纵情绪,恰恰是我们在愤怒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而正确的做法,是在保持理智和克制的前提下,适当地表达愤怒之情。
怎么才算是“适当”呢?根据对方的表现从轻到重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而不是走极端。
小宋老师还说,要鼓起“被讨厌的勇气”。
他说,他自己也曾经是个特别害怕被讨厌的人,害怕学生讨厌自己的课,害怕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因此经常做噩梦。
后来,他认识到,被讨厌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我们所要做的,是“课题分离”。
他举例说,他有个邻居,以前见到他都对他很热情。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那怎么办呢?课题分离呗。即,没有处理好情绪的是对方,这是他的课题,不是我的课题。我能做的,就是确保把自己的课题完成好。
三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领导老是对我各种否定,不知道小宋老师有没有在《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一书中给出解决方案呢?
没想到,还真的有。
他在书中举的例子,还真的和我目前的遭遇很像。领导通过否定下属来树立权威,而下属被否定后开始低情商应对。
怎么破呢?小宋老师说:
第一,接纳对方——也许对方并不仅仅在针对你。
第二,接纳自己——相信你的价值是由自己来定义的。
第三,专注提升自己——这是你唯一能够把握的东西。
第四,让别人知道你的厉害之处——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第五,积极给予对方肯定——用互惠法则去影响对方。
怎么样,是不是满满的都是干货呀?
四
我的大学老师,专门研究脑科学的曲琛老师在今年壹心理PSY+TALK上的演讲中提及,“你不可能掌控你的情绪”。
这个提法和我们以前经常提的“要做情绪的主人”,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可是仔细一听,原来曲老师的意思是,情绪是非常有魔力的东西,而我们大脑中掌管情绪的是边缘脑系统。这货是个特权阶级,它可以直接向我们的身体发出指令让我们做出具体的行动,例如被吓到时产生惊吓反射,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是我们没法掌控的。但它也可以向上汇报,即向大脑新皮层系统汇报,然后由大脑新皮层系统来向身体发出指令。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还是掌控得了我们的高级情感的,因为它们必然与高级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而发生。我们要掌控我们的高级情感,则势必要调整我们的认知过程。
曲老师在演讲的最后讲到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两组人,一组是高焦虑人群,一组是低焦虑人群。让这两组人,都和实验人员一起玩球,在玩球的过程中被实验人员排斥。之后,实验人员离开,参与实验的人留下,让他们独处。
独处能做什么呢?有90%的人开始玩手机,并且用到了社交网络。
那玩了手机,用到了社交网络之后,他们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啊?毕竟刚刚玩球被排斥了啊,正常人都会有点小情绪吧。
结果发现,对于低焦虑的人,刷手机,对于他们的情绪,没有影响。而对于高焦虑的人,刷完手机,他们更焦虑了。
既然手机、社交网络帮不到我们,我们怎么才能学到有效调整认知过程的方法,进而掌控我们的高级情感呢?
小宋老师的新书《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是你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