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国家出台的中医持证政策是师承的方式?为什么五年师承的出师考核所与传统的考试方式不一样,是出师考核而不是纸笔考试呢?
今天就带大家来好好了解一下,为什么师承才是中医最好的教育方式。
“师承”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并继承其传统;师徒相传的系统。中医师承教育《黄帝内经》中岐伯、黄帝师生问答为肇始,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学者跟师临证、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将师傅的经验原汁原味地继承下去。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没有中医专业背景的人,想系统学中医,并考取合法资格的途径。
中医实践性比较强,而老中医的很多经验也唯有在实践中才能被传承。中医传统的跟师带徒,不是单纯的学几个方剂、几个绝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习中医传统的临床思维与方法,学习中医经典在临床上如何运用的问题。只有跟师,才会对临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更好的传承老师的中医思想。
根据卫生部52号令和卫计委15号令,中医师承可以选择跟师3年或者5年。选择52号令报考中医师承的,通过中医师承出师考试之后,才算是中医入门。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实习一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选择15号令师承方式报考的,要跟师5年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可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具有处方资格,并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个人开办中医诊所。
作为有别于院校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师承教育以研习典籍和跟师实践为主要形式,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因如此,才让其备受中医人的青睐。而师承教育的特点也正与其特色形式息息相关,很多国医大师或者中医从业者都提到:学习中医无非三点——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
中医经典是先人实践的结晶,所以,经典著作也是承载了中医药学的精髓,读好经典也是做临床的前提。很多的名医都是对经典非常熟悉,而且在临床应用得非常好,继承者不仅要自学或者研修四部经典,另外还有专科的经典及老师指定的经典。
要知道,唯有在反复学习和研究老中医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多临床、多总结、多思考,在实践中不断通过“懂、通、化、熟、精、悟”的逐步提升过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地运用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才能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扬、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