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拆解
拆解为8个业务模块,分别是社区、直播、社交、商业化、电商(会员购)、游戏、我的和搜索业务。
社区:
(1)内容形式
1、UGC视频:视频入口、视频分类、视频界面(播放设置、简介信息、相关推荐)、视频互动(发弹幕、学评论、点赞、不喜欢、投币、收藏、分享、关注/取关UP主)
2、追番:追番入口、追番分类、追番界面、追番互动
3、专栏文章:专栏入口、专栏分类
4、漫画:首页推荐(漫画板块)、漫画排行、漫画分类
5、音频:榜单、付费音乐、收音机、视频(音乐相关)
6、专题:专题长图、评论
(2)内容分发途径
1、视频独有:首页热门(观看量)、排行榜(综合评分)、每周必备(平台精选)、入站必刷(平台成就头衔)、频道订阅(个人订阅)、动态视频(个人关注)
2、番剧独有:首页追番(内容集合)、时间表(更新时间)、索引(内容分类)、热门榜单(综合评分)、我的追番(个人关注)、兴趣推荐(算法推荐)
3、其他:首页推荐(算法推荐)、频道分区(内容分类)、动态热门(互动量)、热门话题(话题)
(3)内容发布
1、投稿:视频、专栏
2、创作中心:创作首页、创作学院(教学视频)、创作日历、热门活动
(4)个人主页
个人信息、互动信息、主页、动态、搜索我的视频、编辑资料
直播:
(1)直播观看
1、直播入口:首页-搜索、首页-导航栏、频道-分区、动态-综合-标签提示、UP主个人页
2、直播间:播放设置、互动、主播、贡献榜、
3、直播分类
4、分发途径:宣传banner(平台精选)、我的关注(个人关注)、推荐直播(算法推荐)、排行榜(榜单排名)
(2)我要直播
1、实名认证
2、直播设置
3、房间设置
4、直播互动
(3)直播中心
1、个人信息
2、签到
3、直播通知
4、用户中心
5、消费中心
6、我的直播间
社交:
1、消息:通讯录、回复我的……、其他
2、动态:动态发布、动态浏览、互动
3、圈子社区:圈子类型、内容浏览、内容发布、我的圈子
商业化
1、电商(会员购)
2、游戏
3、大会员:大会员权益、开通大会员
4、直播:送礼物、大航海
5、广告:信息流、UP主推荐
电商(会员购)
1、商品浏览:商品搜索、商品分类
2、商品推荐
3、营销活动
4、商品待买:我的收藏、购物车
5、商品下单:支付功能、查看订单、商品评价
6、会员购中心:我的订单、常用功能
7、圈子社区
游戏
1、精选(首页):新游推荐、关注游戏资讯、消息
2、发现:新游预约、小游戏、游戏热门评价
3、我的
4搜索:游戏、攻略
我的
1、扫码
2、主题
3、设置
4、个人信息
5、互动信息:动态数、关注数、粉丝数
6、大会员
7、创作中心
8、个人中心:离线缓存、历史记录、稍后再看、我的收藏、我的关注、我的钱包、会员购中心、直播中心
9、我的服务:我的课程、看视频免流量、我的客服、青少年模式
搜索业务
1、热搜TOP100
2、搜索历史
3、搜索发现
4、结果分类
2、竞品分析
B站已经从最初面向国内亚文化群体的ACG弹幕网站,发展成为年轻人提供视频内容和弹幕交流的综合性视频社区。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三者的业务分布高度重合,均以版权视频作为核心驱动,几乎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B站和西瓜视频的业务分布在架构上非常相似,二者都以PUGC视频作为当前业务布局中的核心驱动。B站和西瓜视频的业务发展方向和社区氛围又呈现较大差异化。前者是以二次元文化为核心切入,逐渐向潮流泛娱乐化方向发展,社区氛围健康、活泼、年轻化,而后者是以生活资讯为核心,向大众娱乐方向发展,社区氛围娱乐化、生活化、更接地气。
会员收费是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的主要变现方式,而B站依靠自身的业务布局优势,变现方式更为多元化。
3、用户分析
1) 基本信息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薪资范围/月零花钱
e. 所在城市
f. 如何接触到B站?
g.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B站?入坑的原因是什么?
h. 通常什么场景下打开B站?
i. 大概多久打开一次?每次使用多久?
j. 在B站主要做些什么?
k. 打开B站,通常最先看什么?描述大致的浏览路径。
l. 会推荐B站给其他人吗?为什么?
m. 你对B站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吗?
2) 具体使用场景
①社交
a. 你在看视频内容时,会产生分享的欲望吗?一般分享给谁?通过什么方式?你觉得这种分享方式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如果可以你还希望分享给谁?
b. 你在看视频内容时,会想要与其他人讨论吗?一般和谁讨论?通过什么方式?你觉得这种讨论方式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讨论方式?
c. 你用动态功能吗?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吗?会带话题吗?会有讨论吗?为什么?
d. 如果评论区可以针对视频内容,创建话题进行讨论,你会想要加入吗?为什么?
e. 你会想要安利某个up主给其他人吗?安利给谁(朋友?志趣相投的陌生人?)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安利的效果如何?如果可以你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安利?
f. 你有通过B站认识过什么朋友吗?是什么原因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呢?你会希望在B站上认识更多朋友吗?为什么?
②学习
在校生
a. 你在B站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都在B站上学习哪些内容?如何找到这些内容的?
b. 你通常什么场景下会打开B站学习?学习的频率如何?一般学多久?
c. 描述下你在B站的学习过程。期间还需要借助其他什么工具吗?
d. 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点或非常不方便的地方,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e. 你觉得学习的效果如何?有什么收获或者遗憾吗?
f. 你会给自己定学习目标或学习计划吗?平常还有什么学习习惯?
g. 你在B站学习时,会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吗?通过什么途径?讨论结果如何?如果可以你还希望以何种方式进行讨论?
h. 你还希望在B站上学习到什么?或者怎样更好地帮助你学习?
职场人
a. 你主要在B站上学习哪些内容?是如何了解到这些内容的?
b. 你通常什么场景下会打开B站学习?学习的频率如何?一般学多久?
c. 描述下你在B站的学习过程。期间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吗?
d. 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点或非常不方便的地方,最终是如何克服的?
e. 你在B站学习的完成度如何?影响完成度的障碍有哪些?你有采取措施克服吗?
f. 你觉得学习的效果如何?有什么收获或者遗憾吗?
g. 你会给自己定学习目标或学习计划吗?平常还有什么学习习惯?
h. 你平常还会在哪些地方学习?主要是学习什么内容?体验如何?
i. 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前为止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吗?为什么?
j. 你还希望在学习方面从B站上获得哪些帮助?
③追星
a. 你会在B站上关注爱豆吗?通过什么途径?关注什么内容?
b. 身边饭圈的朋友使用B站追星的人多吗?为什么选择在B站?
c. 粉丝之间会产生互动吗?通过什么途径?互动内容主要是什么?
d. 一般追星的日常主要有什么?需要借助哪些平台完成?体验如何?
e. 在B站追星的过程中,有没有不爽或非常爽的点?
④追番
a. 你通常什么场景下使用追番功能?频率如何?每次使用多久?
b. 你追的番剧都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B站站内还是站外?
c. 你主要使用B站上的哪些分类找到想看的番剧?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哪个?为什么?
d. 你追番的时候,会有互动行为吗?比如发弹幕、点赞、评论等?为什么?
e. 你会分享番剧吗?出于什么目的?分享给谁?通过什么方式?你觉得这样分享有什么优缺点?如果可以你还希望可以如何分享?
f. 你还会使用其他APP追番吗?为什么?与B站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⑤大会员
a. 你有购买B站大会员吗?为什么?
b. B站大会员的各项权益,你一般能用到哪些?
c. 你觉得对于你来说,付费B站大会员值得吗?为什么?
d. 你会持续付费吗?为什么?
e. 3天或7天的短期大会员和针对某类内容,含部分权益的大会员,你更倾向哪一种?
f. 对于B站大会员,你有啥想吐槽的吗?
社区形成的标志,是黑话还是文化?
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最右,三个产品的主要特色都是评论改造内容,B站是弹幕,云村是评论,最右是神评。这种基于用户共创而产生有人情味的社区氛围,是这三个产品最核心的壁垒。
社区的调性不是内容的调调是人的调调,社区是内容、人、文化来构成的,人聚集在一起会产生内容,人与人还会形成亚文化。B站属于自己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所以它被大家觉得调性好,但其实在人上的数据可能并不好。
短平快的内容做社区,一定互动性是最强的,可以搬运、可以插科打诨,可以把搬运的内容变成一个有互动的内容。但因为这类短内容无法沉淀,承载的是更快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很难构成文化影响力,除了帝吧出征和到此一游的观光团外,没有文化传播,没有亚文化。
即便有了可以传播的内容,比如曾经的高光时刻贾君鹏回家吃饭,百度贴吧的产品框架也没能匹配这种能沉淀也能传播的内容。有时你坐拥一群非常有创造力的用户,但是产品里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可以去承载用户的这种蓬勃的创造力,比如网易云音乐,用户不能通过音乐去做很好的主题表达。
B站因为团队能力和CEO想法的限制,无法解决用户规模增加对老用户影响的问题,所以只能刻意降低B站的社交属性,让用户少碰面,将自身定位在以内容为核心的社区。陈睿对社区的认知更多还是偏内容层面,核心还是希望通过内容来留住用户,未见关系和关系网络。这点可作为对比的就是同城的社区小红书,在产品理念层面,小红书说自己做的是人的集合,不是内容的集合。生活方式并不是衣食住行、买买买,它是一种价值主张,由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所决定,它远远超过了我们心目中的物质消费以及精神消费。“能够让一个人留在一座城市的,永远不是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这座城市中的人。”
内容在传播上还有一个要素,越容易被二次传播的东西越容易成为文化。内容被更多地解读,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越能形成文化。
音频产品最大尴尬是用户只用耳朵来使用,广告很难插,所以喜马拉雅跑去做了用户付费,但荔枝就很聪明找到了直播间这条让用户眼睛和手指也都参与进来的路线。视频网站商业模式不好是因为大家来这主要就是看的,流浪地球我在电影院电视电脑手机或者各种APP内都能看,对用户来说产品主要就是个播放器,用户对播放器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的,B站的解法是用弹幕营造参与感,让用户的手指也参与进来,但跟抖音能够影响男人排序让用户手指不断下滑刷新比,商业化潜力还是差了好多个量级。最初网易云音乐跟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特色就是在于评论区,这不是一个离线的用户只需要使用耳机的产品。
娱乐是超越所有阶层的价值取向,娱乐的本质是体验,体验的核心是情绪。视觉系的产品更易让人不断下拉不断刷,手指已经代替大脑成为思考器官。